商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十七、重义轻利,不为物役(4)
    十七、重义轻利,不为物役(4)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左宗棠终于在1878年5月15日(光绪四年四月十四日)郑重地上了《道员胡光墉请破格奖叙片》,除记述胡雪岩办理上海采运局务、购枪借款、转运输将、力助西征等数十项的劳绩,还长篇累牍依次罗列了胡雪岩对陕西、甘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灾民的赈捐,估计数额达二十万内外,“又历年捐解陕甘各军营应验膏丹丸散及道地药材,凡西北备觅不出者,无不应时而至,总计亦成巨款。其好义之诚,用情之挚如此”。左宗棠为表明所言凿凿,他还在奏件中还发誓:“臣不敢稍加矜诩,自蹈欺诬之咎。”这样,胡雪岩既有军功,又有善举,还有被朝廷倚为肱股重臣的左宗棠的担保,清廷果然批准给一介商人胡雪岩穿黄马褂,皇帝还特别赐允他在紫禁城骑马。由于在官场中地位的提高,胡雪岩在杭州城内元宝街的住宅也得以大起门楼。连浙江巡抚到胡家,也要大门外下轿,因为巡抚品秩只是正二品。乾隆时期的盐商曾因巨额报效而获红顶,但历数清代商人中能够像胡雪岩这样既有红顶子又穿黄马褂、享有破天荒殊荣的却是绝无仅有,难怪这位特殊的官商被人称为“异数”。

    胡雪岩具有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既有官的荣耀,又有商的实惠。他借助官衔来抬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一个真正的商人,在商场中屡树奇功的商人,必然是一个超脱于金钱之外的人。胡雪岩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表现非常洒脱,不为物所役,他虽然富甲天下,但他们不忘行善事,赈济灾民,仍不忘帮助政府平定战乱,维护社会安定,维护百姓的平静生活,维护商人的正常生意往来。因而他获得了别人无以堪比的成功。他不仅曾经积累过巨大的财富,以一己之力造福于那个时代,受到了朝廷的嘉奖。而且,在近代中国商界,胡雪岩成为商人中的一个典范,有“经商要看胡雪岩”之定论!

    4.有钱大家一起赚

    生意场中的胡雪岩眼光卓远,不唯利是图,向来把人缘放在第一位。所谓“人缘”,对内是指员工对企业尽职尽责,忠诚不二;对外则指同行的相互扶持、相互体贴。胡雪岩从来不会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去损害员工或同行的利益。他始终坚持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原则,因而胡雪岩在商界颇有人缘。同时,好人缘也为他的生意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利润。

    因此,胡雪岩常对身边与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说:

    “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联络同行,要他们跟着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认为做生意不可太贪,一人不能独占所有利益。他的宗旨是有钱大家一起赚,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同行的情义看得高于眼前利益。在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生意场中,胡雪岩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