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交际书 第六章(8)
过于羞涩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思,不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不管是出于对别人的防御心理,还是本身性格使然,这种表现都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信任他。没有相互信任作为基础,又怎么能够保证深入对方的心灵,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在短时间内充分地了解一个过于羞涩的人总是很难,而且在面对自己不怎么了解却又难以了解的人时,往往容易放弃和他深入交往下去的愿望,甚至干脆懒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接近。在无形中,羞涩拒绝了好人缘产生的机会。
只有剥去心里的羞涩,向别人开放自己,才能保证交流的畅通和互动的沟通。当你主动介绍了自己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等基本情况后,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坦诚,自然会缩短和你的心理距离。他对你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你们谈论的话题也就多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有利于拉近你们的关系。
性格内向、羞涩内敛的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相关的个人信息,也不向任何人开放他的所思所想,总是默默地躲在后面,这样大概是想隐藏自己以求安全。这确实是一种很安全的处理方法,但却是没有意义,没有多大好处。
尝试着落落大方,不妨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是不能被人知道的呢?我有什么是见不得人的呢?最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是你的性格和“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防人哲学在作怪,最后的结果是破坏你好人缘自然发展,误入歧途。
人天生就有隐藏自己进行自我保护的习惯,认为默默无闻就是安全的,这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但是,无功就是过,不进就是退,封闭自己就是拒绝别人。如此故步自封,长此以往,不仅在人际关系上不会有新的突破,而且以前取得的人际关系还会逐渐淡漠。
如果你是一个羞涩的人,就请剥开心里的羞涩,毕竟,开放自己的风险是很小的。实际上,开放自己比隐藏自己要好得多。开放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你,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缘和机会。
“合群”的鸟才能飞得远
一名公司的女职员莎拉在短短的一个月连续更换了4次工作,无奈中她只好去求助一位职业咨询师。
“第一家单位的老板太苛刻,脾气太坏,我忍受不了他那张严肃的脸,结果我一气之下就走了!”莎拉不无遗憾地说,“不过那里的员工还不错。”
职业咨询师问:“第二家呢?”
“哦,我是一个相对安静的人,我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我上了一周的班,可是那个部门的人太活跃了,我受不了他们的笑声……”
职业咨询师笑了一下,问:“第三家是什么问题?”
“第三家我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个星期。但是我反感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我连续听到好几次别人说我清高,可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的情绪受到了干扰,我想换个新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