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谈人生的不同阶段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6)
    第六章 谈人生的不同阶段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6)

    在踏入老年之前,任何人对于人生的认识不可能是完整而适当的;只有老人看到人生的事体,知道它的自然进程;大家都对人生的入口有所认识,但只有老人对于人生的出口也有认识,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只有老人对于人生的极度虚妄,有充分的了解;其他人则从不停止努力,因为都免不了会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错误想法。

    另一方面,我们年轻时具有更多的想像力,在人生的那个阶段,我们“知一隅而三隅反”。年老时,我们喜欢判断、深入和彻底。为了体认这个独特而奇异的世界,这是年轻人搜集有关资料的时候,目的在写出他对人生的创新观点,也就是说,一位天才给侪辈留下瑰宝;但是,只有在后期,他才变得善于利用资料。于是乎我们发现,伟大的作家一般来说是大约50岁写出最好莱坞作品。虽然知识的树要长成后才结果实,树根却须在幼小时打好基础。

    每一个世代,不管它的特征性是如何的贫乏,都认为自己这一代远比上一代要聪明得多,比之更以前的世代,就不用说了。我们一生的各个阶段也是一样,总认为一阶段比上一阶段优越;然而对于这两桩事情的如是看法,往往是错误的。在我们身体生长的年代,我们的智力和知识每天都有增长,我们已习惯了在今天轻视昨天。这时我们倒应该在今天敬佩昨天。所以,我们常会不适当地贬抑我们年轻时候的成就和判断。

    我在这里应该提出一个全面的看法:虽然一个人的智力和心地,就其主要品质而言都是天生的,但前者毕竟不像后者那么不能改变。事实是,智力是曾经许多变化的,而一般来说,每有变化都会实际显露出来;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智力在身体中占有深邃的基础,部分是由于智力所处理的素材,是由经验提供的。所以,从身体的观点而言,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有特殊才能,这种才能起头是慢慢地增进实力,达到高峰,然后走上缓慢衰退的道路,最后成为低能。在另一方面,我们不可忽视,让我们的能力有所作为、继续活动的素材——也就是有关思想和知识、经验、智力成就、务必贯彻到底以求获致完美洞庭湖察国等的题材,其本身就构成巨大的密集体,并日渐增长,直到衰弱呈现、人的能力也突然朝着两个相反方向改变,它们在同一个体之中结合的方式,可以解释大家心态的不同,以及人们在人生不同阶段所给予外物的不同价值。

    更笼统的来说,人生的前40年好比写出一本书的正文,剩下的30年完成该书的注释;没有注释,我们对于正文的真义、系统,该书所含的寓意,还有它可接受的微妙引申,都无从获得正确的了解。

    在人生快要结束之际,就像化装舞会的终了时分,大家把面具除下所发生的景况大抵一样。这时,我们能看出究竟谁是谁,在我们行经这个世界的道路上,我们跟谁有过接触。在生命终了之时,每个人物都露出真面目,行动已有结果,成就得到正确的评价,一切虚假和伪装都已暴露。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是必要的条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