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二、俞敏洪创业18招(4)
    盯俞敏洪创业18招(4)

    在创办新东方之前的10年,俞敏洪一直处在无足轻重的“边缘”地带。在多数人眼里,他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求。他说:“大学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大学三年级他患上了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其间极少有人来看望他。也就是在住院的半年时间里,他阅读了几百本中外名著,从书本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在出院回家休学的半年里,俞敏洪四处游历,一边帮人种地、擦船板,一边登山览胜。因此,孤独、忍耐、坚韧……成就一番事业所需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

    新东方创办时,第一阶段是个体奋斗阶段。俞敏洪一个人干所有的事情,包括手提糨糊桶满大街刷招生广告。数九寒冬,俞敏洪手中的糨糊刷都冻成了冰。有时他实在冷得受不了了,就掏出揣在怀里的二锅头抿上一口,然后继续把广告贴下去。至今新东方学校里还流传着“俞校长最喜欢电线杆”的笑话:有一次市政建设,有人要把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拆了,老俞一看急了,死皮赖脸地不让人家拆。笑话归笑话,但是这种对电线杆的情结,也许,也只有俞敏洪自己才能够体会个中的孤独滋味。

    2000年,由于新业务的开拓以及竞争形势的紧迫性,新东方面临着一个结构改造的抉择,这也意味着新东方必须打破原来的合伙格局,整合为一个比各自为政更为强大的集团,统一管辖各个领域的产业。2000年,成立了“东方人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啥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然而,从2000年到2004年这个新东方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二次创业阶段,也是俞敏洪最为痛苦的时期。

    新公司组建了董事会,俞敏洪身兼董事长和总裁职务,这一举动却招来王强和徐小平等人的强烈不满。小股东们为了防止俞敏洪的权力过大,推选了语言天才加“书痴”、读不懂财务报表的王强担任新东方ceo;以王强为首的董事会成员组成“ceo联席会议”,将俞敏洪排除在会议之外;亦师亦友的徐小平三个月没有和俞敏洪面谈过一次话,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

    俞敏洪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如果这一次矛盾冲突处理得好,新东方也许能获得一种更清晰更有力的发展模式,抠出新东方事业的一个新篇章;否则,将可能是盛极而衰、瞬间就分崩离析的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祸不单行的是,新东方之前与美国ets的矛盾也在多次往来无果后,终于爆发正面交火的危机。很快,ets采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通过外交手段,迫使北京税务局到新东方查账,北京法院收缴新东方的财务账,新东方遭遇了创立以来最强大的一个对手。无论新东方以多么谦卑的态度承认错误,表示合作的良好愿望,ets一概不予回应。ets从一开始就不将新东方放在眼里,到后来的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可见新东方的发展和ets的利益冲突有多么严重。

    内外两股压力的共同作用,将俞敏洪推至一个先后都是悬崖的绝境,后来俞敏洪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用了“很多次都差一点崩溃”来形容当时他复杂而痛苦的心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