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案例:脑白金的饱和轰炸(1)
    集中资源

    测试、测试、测试

    1997年1月,巨人集团在黄山脚下的太平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业务会。突然,一份来自珠海的传真交到史玉柱手中,内容是一家报纸的头版文章,题目为《“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从此,巨人集团急转直下了。

    1997年7月份,“巨人”营销机构一下子垮掉了。到1997年9月,巨人企图东山再起,合作谈了很多,人家一听是巨人就摇头,都对巨人丧失了信心。史玉柱甚至表示,可以出让所有股权,一点利不要,全部资产贡献出来,只要能把老百姓的钱还掉。

    1998年1月份,巨人绝望了,珠海巨人已经救不活了,不再做拯救工作了。史玉柱决定另辟战场,搞脑白金。

    这时候的巨人即使在法律上还没有破产,但跟他们自嘲的“中国首穷”也差不多。没钱,怎么东山再起?那就更要集中力量,怎么个集中法?第一,客户需求要搞准了;第二,一锤子砸下去要见效。这是由两个大的环节组成的,即营销方案的策划和测试以及市场的测试和推广。

    在营销方案的策划和测试阶段,首先,小本投入,史玉柱带头,组织几个骨干,搞营销策划方案。然后,通过一系列选定的试点,对策划方案进行测试。1998年元月份,在武汉测试,测试结果不理想。但他们当时选了几个城市,用不同的方法测试。武汉当时用的方法并没有采用他们最看重的方法。几种方法试了一下,然后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完善。经过两轮的测试,基本上摸索出一套好的方法。这套方案搞出来之后,他们编了一个手册,十几页纸,是傻瓜版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拿着这个东西照做,第一步敲门,第二步微笑,第三步……然后发给下面的队伍,用这个傻瓜版的操作手册,做一个市场成功一个市场。一共做了200多个城市,基本上没有失败的,每个城市都是成功的。策划方案这一关过了。

    方案不能只有一个,真理不会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两个方案很难发现,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有说服力的?什么是最有引爆力的?只有通过开放的方法,进行优选。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史玉柱他们竟然咬紧牙关做了200多个城市的测试。

    不仅营销方案要测试,市场也是要测试的。

    1998年5月份,脑白金正式问世。没有钱,另外,为了避免市场风险,脑白金的市场测试是在江阴这样一个小县搞的。在江阴第一次试销前,史玉柱创业队伍曾经有过担心,感觉应该可以重新站起来,但如何站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心里还是没有底,原来以为需要10年时间,但试销后,一下有了信心。

    市场测试同样也是一件细致的苦差事,但是翻身的曙光出现了。史玉柱后来回忆:

    “最早在江阴时,我以技术员的身份和一帮老头老太太聊天,赠服脑白金,询问疗效情况。当时我感觉靠口碑的力量可以把脑白金的市场做开做大,我对下属们说:行了,我们有戏了,我说这个产品一年至少可以上10个亿的销售额。”

    第一轮试销做完之后,手里也没有钱了,史玉柱个人向朋友借了50万元,在江阴投了十几万元广告费,当月回钱了。当时没有钱,先做一个县,花了10万元广告费在江阴打市场,很快产生了热烈的市场效应,影响到了无锡。然后用赚的钱,1998年就开始启动市一级的市场无锡,很快无锡的月销售额过了80万元,赚了钱。然后用无锡赚的钱启动南京、常州、苏州和吉林市,这四个城市在第二个月又赚了不少钱,然后就开始启动整个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全国市场启动起来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到1999年底,单月回款已经突破1个亿。到了2000年1月份的时候,一个月的销售额已经是2亿多元了。以后每年的一个月回款基本上在2亿左右,一下子使我们摆脱了困境。用了两年的时间,巨人的财务状况就整个扭转过来了。”

    终于,脑白金的销售额增长曲线缓缓地爬上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