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案例:格林柯尔整合了冰箱产业(1)
    将并购转化为真正的绩效加速器

    中国的冰箱不再害怕世贸协定

    2003年6月,科龙电器母公司格林柯尔公司用2亿多元现金,高价收购了合肥美菱电器20.3%的股权,成为美菱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收购美菱电器后,格林柯尔在制冷业拥有了中国冰箱产业40%的生产规模,年产量为700万至800万台,居亚洲第一。格林柯尔的目标是年产1000万台。1000万台的年产量足以确保格林柯尔坐上世界冰箱龙头的位置。

    格林柯尔实际上是花很少的钱来控制一种稀有资源,这个资源就是整个冰箱行业。由于收购成本低廉,加上规模效益,对于新进入冰箱行业的公司,目前至少已经形成了每台150元的行业壁垒。

    格林柯尔董事局主席顾雏军宣称:“我现在至少向大家很成功的说了一个故事,冰箱行业我已经整合到了一个程度,让中国的冰箱不再害怕世贸协定。甚至让中国的冰箱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能占一席之地。”

    控制产业规则

    格林柯尔收购美菱电器,是第一个通过以控制产业规则为目标的并购行动。这个案例可以给国内的战略并购一个启示:格林柯尔行,我们也行!

    格林柯尔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利用世界产业大转移的新契机

    什么是世界产业大转移?就是在消费时尚化和精细化的潮流下,富国放弃了某些产业,不干了,发展中国家拿过来接着干。格林柯尔在1998年就意识到,第一次世界产业大转移成就了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亚洲转移。第二次世界产业大转移马上就要到来,这一次最大的赢家十有是中国和东欧地区,在这次产业大转移过程当中,可以赢来中国新一轮的繁荣,繁荣可能持续10年到20年的时间。

    2、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应该重新定义。假如不能构成客户壁垒、技术壁垒或成本壁垒,产业集中就没有什么意义。格林柯尔搞产业集中看中的是建立成本壁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