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全面认识关键绩效指标KPI(3)
    职能职责kpi、价值树kpi

    kpi是“关键绩效指标”,很多人就把这个“关键”当作“重要”理解,因此出现了kpi的泛化。只要认为某个指标重要,它是多个指标中选出的一个,就把它也称作kpi。职能职责kpi及价值树kpi是两种典型的kpi泛化。

    第一种是把职能职责的主要要求转化制订成绩效指标,把它们也称作kpi关键绩效指标。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设立的,每个组织单元都为上一级组织服务,分解和承担上级的任务,从每个组织单元发挥的功能出发,这样也可以形成一套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但这种指标关系会显得比较松散,分解关系不太紧密,而且是相对静态的,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kpi。

    第二种是把企业的价值树转化为绩效指标,称作kpi。企业的价值树是从要实现的最终价值出发,通过价值实现的分解,建立起一个价值关联关系的价值树。这种提法常常用杜邦财务模型来分解,因为杜邦财务模型是从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进行分解的,表示的都是财务“价值”。但是财务指标一般都是滞后的,而且大都表示结果,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

    应该说,各种泛化的kpi,减清了企业从实际工作角度分解建立kpi的难度和复杂度,对于一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变化比较大的企业作用就比较有限。

    bsc是kpi的一种,错!

    “kpi是战略导向的绩效目标管理系统,现代最常用kpi的平衡计分卡bsc法。”

    “kpi法分解目标中,常用的是bsc法,将目标分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创新四大领域。”

    这些提法是不准确的,曲解了bsc与kpi的真正含义。

    在此以前,我们已经将kpi法定义的清楚完整地阐明了,如果把kpi技术再向前迈一步,加上bsc技术,那就错了。

    虽然bsc最初是将组织的关键领域分了四个kra的kpi的建立起来的,但bsc已经完全革新了kpi的概念,成为一个崭新的系统。

    bsc系统中带有时间发展的动态概念,有超前指标和滞后指标,有绩效板块间的相互支持与需求,并且这些绩效板块形成一个完整的绩效发展循环,它们包括了动态发展的各个方面,等等,这些都是kpi系统所不具备的。

    不能把bsc说成kpi的一种,这样说,除了kpi与bsc是两个概念差别较大的系统外,再有就是防止把bsc系统固化到kpi系统之中,认为将kpi分成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创新四个kra,就是kpi的bsc了。这样做,首先违背了kpi系统的要求,使找到的kpi不符合实际需要,其次是这并不符合bsc系统的要求。

    如果仅为固定的四个kra的话,田永亮的bsc是什么?雷锋的bsc是什么?还有前面例子中提到的治病、房地产、连锁店、等等,它们的bsc都是分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创新四个方面吗?如果硬性做成这四个方面,它们是不符合bsc要求或kpi要求的。这些方面的问题,可以从《bsc,助您成功》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助你成功的kpi技术

    kpi对所形容说明的对象具有“指标”同样的作用,即对“对象”的递进程度进行衡量、限定衡量的领域、能够分解和嵌套、隐含有刻度和单位、应用时即将其落实到刻度上的点位且隐含有极性,这样一些的特点。但它不称作“指标”,而称作“关键绩效指标”还有它另外的一些特点。

    分解关联,建立指标网络体系

    kpi是按一定方式分解建立的指标体系;从总目标开始,先确定构成总目标的一级kpi,再从一级kpi分解到二级kpi,再分解到三级,这样一级一级的分解,构成了一个kpi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下一级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对上一级产生支持,上一级由于下一级构成,需要下一级的支持,这样它们形成了一个指标的网络体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