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解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并购进行时(8)
    几个月来,海瑞极力游说公司不要和联合航空公司合作。他请求皮特曼重新对此事进行考虑。海瑞辩解说,美国航空公司是“享受优先权的客户”,所以应该特殊对待。但是美国在线铁石心肠的销售人员们并不为所动。海瑞开始失去理智,变得很情绪化。如果美国航空公司不想付款,那他们就得被淘汰出局。做生意是单行道。海瑞勃然大怒,他说联合航空公司的合同只值500万美元。为什么要抛弃一个长期的客户而去抓一把芝麻呢?美国航空公司之战开始白热化。双方都不能理智地讨论问题。所以最后只好由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来解决。结果,联合航空公司赢了。

    对时代公司的人来说,联合航空公司那500万的广告合同甚至不够补偿他们所失去的美国航空公司的打折机票。也许如此吧,但对美国在线的人来说,联合航空公司合同的优势在于,这意味着他们又可以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可以炫耀并购的巨大成功。这样在华尔街看来,联合航空公司这件案子意味着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跨媒体计划正按计划进行。他们认为皮特曼会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打破皮特曼神话

    皮特曼是美国式的英雄。2001年初,他在《商业周刊》封面上的照片证实了这一点,他浑身散发出强烈的自信,眼神坚定而自信。封面上的这张照片,他抱着胳膊,身穿敞领衬衫和一件软面料的夹克。《商业周刊》用了7页的篇幅对他进行了报道,文章详细描写了皮特曼如何从密西西比乡村上升到了美国公司的顶端。文章几乎没提到杰里·李文,甚至还预测皮特曼最终将取代李文成为公司的ceo,因为皮特曼毕竟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背后强大的动力。华尔街和媒体也纷纷巴结讨好他。“传媒业传统的智慧就是,如果62岁的李文先生要退休的话,那么47岁的皮特曼先生将接替他成为首席执行官。”2001年6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如此写道。《财富》则将皮特曼评为2001年最热门的商业故事和人物之一。《纽约》杂志则对他的聚会进行八卦报道。皮特曼的新妻子,一位杰出的书画刻印设计师薇拉妮克·克尔上了2001年5月《harper誷 bazaar》的封面。在帕特里克·德马切里尔拍摄的这幅照片中,她袒胸露乳,正在给孩子露西喂奶,这是新时代麦当娜和孩子的版本。

    如果你不够了解情况,你会认为皮特曼把一切都掌握在手里了。但此时是2001年夏天,皮特曼肯定知道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已经身陷泥泞。虽然伯娄向巴里·斯图勒做了保证,但他还是没能完成第二季度的任务。4月1日~6月30日之间的这3个月,美国在线的广告和电子商务收入为7.06亿美元,与第一季度相比大幅下跌,而且比华尔街的统一估价值7.74亿美元降低了近10%。更重要的是,美国在线的财务丑闻开始慢慢地公布于众。6月份,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小心翼翼地开除了大卫·考尔本的两个销售人员,艾瑞克·凯勒和肯特·威克福特。虽然具体原因不详,但很明显美国在线出了问题,因为公司的新用户数量正急剧下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