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解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李文时代(2)(2/2)

    糟糕的交易

    在商业方面以及大多数其他方面也如此:时机很关键。除了1975年把hbo送上卫星以外,杰里·李文从来没有正确选择过时机,一次都没有。李文把着眼点落在山顶上,却没能认识到一个名叫互联网的事物的重要性。

    1993年1月,就在李文开始实施fsn计划前两年,伊利诺伊大学21岁的学生马克·安德森推出了一套名为马赛克的电脑程序。不久,这套程序重命名为网景(netscape),再后来,马赛克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网页浏览器,正是这套程序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马克·安德森之前,互联网还是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开始时只有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经常光顾。后来,边缘组织甚至激进分子也经常光顾网络。《时代》周刊于1993年发表的关于网络方面最早的一篇文章预言说,互联网是一条不加控制进行传播的无政府状态电子高速公路。但是如今网络却风靡全球,吸引了众多黑客和网络流氓之类的人物,《时代》周刊这样写道:网络有激情,网络语言天花乱坠,那是一个标有和性有关的电子技术的地方。当时网络正处于边缘地区,十分危险,但也十分神秘。

    不管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初代表什么,它毕竟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商业活动。那时当然有商业化的计算机网络—比如美国在线(aol)、prodigy 公司、compuserve公司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的genie公司。事实上这些公司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它们更像是带门的社区,会员们可以在那里用计算机和一个叫鼠标的装置与其他人相连。另外,像美国在线这样的公司,只是小规模的公司,只吸引了一小部分美国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