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国藩,如果我们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这是一种反向的局限,从来我们都是站在今人的角度来批判古人的局限性,但如果我们能抛弃今人的局限去体会古人,我们当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所得),放弃自身观念的偏见,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一下曾国藩,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他还原为人,则我们终将领悟,在曾国藩身上,不论是谁,可学者良多;不论从哪方面,为官、为学、为人,可学者良多。
可学者一:平易近人,毫无官架
当时曾国藩的身份,是礼部右侍郎,兼署吏部左侍郎。当曾国藩因奔丧到达岳阳楼时,看见一个年轻的汉子奋力将一个在大风浪中的排拉到岸边,救了一户放排人家。曾国藩当时就叫下人把那位壮士请来,这个人就是后来湘军水师的统领人物之一的杨载福,也就是后来的陕甘总督杨岳斌。
可学者二:让人叹为观止的自我修养
曾国藩被称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是与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我修养分不开的。他不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子女、兄弟也是同样要求严格。正是他的这种自我修养的榜样作用,使得曾家的后代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曾纪泽,曾任驻英国、德国的大使,并且在新疆问题上与俄罗斯谈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国藩曾将自己的书房称做“求缺斋”,取万事不可圆满之意。他又总结了“八本”教诫子弟: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对比着他的“八本”,我们又有多少人有胆量说自己不会汗颜呢?!
可学者三:密切关注其他人的感受
作为一个朋友,而不是作为一个长官,曾国藩非常关注别人的感受,这从他与“彭郎抱得小姑回”的彭玉麟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自己的认真观察下,竟然破译了彭玉麟的心中秘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