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 揭示做人做事、成人成事的内在逻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后记:那两个改变我的人(2)
    商人都是追逐利润的。马克思说:“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胡雪岩由一个商人而戴上红顶子,于他自己而言是极不愿意的,于他的利益而言又是必需的。于是,从这个行为中,我们能窥探到的实质是:当时朝廷对经济生活的严格控制,当时朝廷对社会生活的严重干涉,当时朝廷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让普通的百姓战战兢兢,让百姓不得不将过多的注意力转向朝廷。正是这些控制和干涉,使得处于其中的胡雪岩不得不去适应,采取与官府合作,戴上红顶子。其实,当时的其他商人无不是如此。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胡雪岩的行为不过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的行为。

    从胡雪岩的起步看,他靠的是支持王有龄;从胡雪岩的发达看,他靠的是投靠左宗棠。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吗?

    在高阳的《平步青云》中,胡雪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这是否就是胡雪岩成就的真正原因所在?即使高阳作品有演义的成分,我们也可以把握和分析胡雪岩的成就。

    首先,他靠的是自己。靠王有龄也罢,靠左宗棠也罢,都是靠他自己的眼光所带来的结果。这些人都是人精了,自己没有两把刷子,是你想靠就能靠上的?每次都是胡雪岩折服了他们,他们自己觉得能够和胡雪岩结交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靠朋友。胡雪岩常说,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靠朋友,不能自己吃肉,别人啃骨头。在做事情的时候,胡雪岩总是会考虑别人的需要,为别人留出退路与活路。正是靠着他为别人着想,使得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他,让他能超越自身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的局限,成为财神。

    最后,除了人之外,还靠他心中的一种信念。他有品牌的意识,有天下的眼光,有“不必尽其在我”的胸襟,可以为了心中的义而舍弃利,可以为了孝道而放弃其他。他的胡庆余堂,他的阜康钱庄,能够大发展,无不与他心中的信念有关,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他有一种很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

    我希望中国的每个企业家都可以去学胡雪岩,如果每个人都有胡雪岩的观念和理念,那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曾国藩,由书生而带兵,立马杀贼,经过多少艰难困苦,终于挣得无上的荣誉,一家中两兄弟被封爵。不说他自己,他手下出来的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辈出。正是靠着他的引荐与帮助,天下总督十之七出自湖南。他儿子曾纪泽是清代有名的外交家,孙辈有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伦这样的学者。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从来多少衙内,多少纨绔,而曾家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这难道是没有原因的吗?这难道是一句刽子手、一个伪道学家的称谓可以解释得了的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