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只有施密特这样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可能让两位非凡的创始人心服口服。施密特一针见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成长。“服务器过载,资源不足,客户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问题是个管理的问题。”他说。
当然,麻烦显然还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1万封商业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钱买一个高排名可不可以?
施密特明确表示不行,但是他也承认,维持技术和商业上的平衡确实很困难。2001年公司一下子就有约7 000万美元入账(1/3收入来自授权使用费,其余来自广告)。目前已经连续6个季度赢利,是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奇迹。google的3名当家人,如同3驾马车,以令人羡慕的和谐推动着公司快速而稳步地前进:施密特掌管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佩奇主攻研发,30岁的布林主要负责制定公司政策,是google道德标准的掌舵人,因此也有机会向众人灌输自己的世界观。布林的职责使得他要面对许多关于互联网的矛盾和争论。
在接受pc le从其他同行身上吸取了两个教训:不要急于上市;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实际上,一些原来做搜索引擎的公司,后来却向门户网站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了雅虎。正是这些企业的失误成就了google。“一些网络搜索公司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本行,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
施密特解决了google在保持主页简明朴素的同时增加广告收入的难题。这就是该公司目前仍在使用的adle在广告衰退期仍保持了广告收入的增长。
虽然google是一家技术导向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施密特帮助它从一个比较单纯的消费者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也就是说,是施密特挖掘出google的商业潜能,使其钱眼洞开。如果现在有人说,google是上帝,那么施密特就是打造上帝的人。施密特成就了他的企业,当然也将真正成就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