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驾驭更聪明的人
大凡成功地创办一家新企业的人,至少有一部分动机是如此,他们感到要是不一试身手,心将抱憾终生。
—— 马克•麦考
在互联网热潮中,几个懂技术的人扯一杆旗建公司、自任掌门人是一个普遍现象。而google却将掌门人的位置让给了别人
凭借其出色的网络搜索服务,google的名声越叫越响。2000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科技股跌入谷底,佩奇与布林两人都深刻体会到: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尤其在互联网如此惨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有一位高超的管理老手来掌舵google,使其顺利航行,并不断扩展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航空母舰。虽然两人亲密协作,共同分担公司所有的角色。但是,到了2001年,google面临发展危机,需要一个更严格的公司结构体系,一位业界高手。他们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将google打造成一家能够赢利的公司。
写到这里,google的另一位主人公——施密特也开始登场了。
一个人要成功,到底是需要运气还是底气?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来说,这个问题可以变得非常简单。似乎运气和底气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google。
在it业界,2005年已经49岁的施密特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其经历之丰富,堪称“业界老狐狸”。首先,他的背景无懈可击: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师学士学位,同时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教育、学术和理论上都是一流水准。其次,他入行起步的经历也十分诱人:毕业后,首先任职于美国齐格洛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前者是it业内著名的z80系列cpu的设计公司;后者是“电信业巨子”贝尔的研发基地,近百项科技专利的拥有者。还在it业的技术圣地—— 施乐(xerox)parc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