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智典: 传承百世的修炼经典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阶段人生(1)
    活到高寿有两个方法,两者都以身心健全为绝对必要条件。这两个方法可用两盏灯来说明,一盏灯的油很少而点燃得长,因为它的灯芯小;另一盏灯也点得很长,尽管它灯芯粗,因为它有大量的油供应。在这里,油就是生命力,灯芯粗细的不同就是使用生命力的多样方式。

    人生的检讨和回顾

    只有当我们把一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检讨之际,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能够真正地显露出来。这时我们看到,在某些事件中,我们是如何受到特殊才能的引导,就像获得灵感一般,帮助我们在一千条邪恶道途之间,选出一条正路。这种情况不仅是在实务方面,在理论工作上也是如此;从相反的意义而言,我们就会不幸沦为无用和失败。“现时”的重要性只会在很久以后才体现出来,很少会在当时就了解到。

    只有在完成人生的某一阶段,或是接近人生终了的时候,我们才了解我们所有行为的真正关联——我们有什么成就,我们做过些什么。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因果的切实关系,我们所有努力的精确价值。因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做人处世总是依从我们的性格,受动机的左右,而且局限于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简言之,从头到尾,都受到“必然律”的控制。每时每刻,我们都按照我们看来妥妥当当的方式行事。只有在事后,当我们回顾整个一生和大致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出一生为什么是这样。

    过去、现在与未来

    “现在”是惟一的真实和肯定,“未来”几乎总是不符合我们的期望,“过去”也跟我们的假定有所不同。过去和未来,总的说来,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那么重要。远处的物体,肉眼看起来变得小些,在回想的时候会增大许多。只有现在才是真切和实际的。“现在”是惟一完全掌握住现实的时间,我们的存在只有在它的范围内才有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为生命的这一现象而高兴,给予它应得的欢迎,享受没有痛苦和烦恼的每一刻,也就是可以忍受的时间,充分认识它的价值。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能实际拥有的就是“现在”,也仅仅限于现在。惟一不同的是,在人生开始之际,我们期望有一个长长的未来,在一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回顾一个长长的过去。还有就是,我们的脾气(并非性格),已有若干明显的改变,这就让“现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出不同的色彩。

    如果以往所经历的失望,对未来的担心,无不严重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就做不到这些。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惟一时间。

    童年的岁月

    人生的最前面的四分之一时光最为快乐,在以后的岁月中回顾,童年似乎就是一种“失去的乐园”。在童年,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是有限的,我们的很少——总之,对“意志”的刺激不多。因此,我们主要的顾虑是知识的扩大。人的大脑在7岁时已经完全成长,智力也是发育较早的,尽管还需要时间成熟。智力在探测周遭的整个世界,不断地寻求滋养。在孩提时,生存的本身就是清新的喜悦,所有的事物都闪烁着新奇的魅力。

    在早年,生命是如此的新鲜,感觉未被重复使用而如此锐利,孩子在生活中并未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总是在静默中掌握生命的本质——经由个别的情景和经验获致其基本的性质和一般的轮廓。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从永恒的角度,在学习观察周遭的人和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