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天空下的经济学漫想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章 客栈小妹要求加工资(1)(2/2)
    + 去年11月表哥结婚请假回家一周,照发工资;

    + 去年12月客栈停业,放假回家,发50元当路费及春节红包;

    其他工资、奖金、食宿、礼物等均不计。

    受到过的惩罚:

    目前还没有。

    中午,斯娜姆看完,把信还给老板,红着脸,哽咽地说:“其实我们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能跟你们做多久我就做多久,我以后会多学习的。”

    老板说:“娜姆,你要记得,做事、看人,不要只看一小段时间和几件事情。我也希望大家像一家人,都能过得好。继续一起努力吧。”

    下午我回到青年旅舍,娜姆正捧着一本英语教材在学。她和我说,现在加工资是不可能的了,但她希望能学好英语,以后给外国人做导游,就能有更多的收入了。娜姆年纪轻轻的就为了家里出来打工,放弃了在学校继续上学的机会,但是却不忘坚持学习,这让我感动。在香格里拉的旅游景点,我也遇到很多像娜姆一样的女孩。她们还小的时候就在家里帮着做家务,长大一些的时候,就学上几句英文,背一箱饮料,在寺庙或者是景区门口等着外国人走出来便走上前,不断重复着那句“sir,you e cold drink”来卖饮料。那群小孩有的穿凉鞋,有的穿拖鞋,有的没鞋穿,但无论怎样,在当地的小孩子当中,他们还算是幸福的了。中甸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很低,尽管实行义务教育,小孩上学不用教学费。但即便如此,很多家庭还是没有能力解决他们孩子的吃饭问题。那些放弃了上学去景点卖饮料的孩子们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同时也为家里增加了收入。

    我伤感地想,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学校。或者可能是学校教育的作用被夸大了,像娜姆这样自己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英语和汉语可能对她和她的家庭才是更优的选择?

    人们觉得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收益,因为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能力。但是,一纸文凭到底能不能反映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呢?还是那一纸文凭或者一个名校招牌只是在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我比别人更有能力”?

    在激烈的入学竞争中,强者胜出。名校的学生从总体上也许更优秀。但信号的传递不一定代表这个人真的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波普尔曾经这样说过:“受过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夸夸其谈,佯装具有我们所不具有的智慧。它的诀窍是,同义反复和琐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语言。另一个诀窍是,写下一些几乎无法理解的夸大其词,不时添加一些琐屑之事。大多数哲学系(尤其是社会学系)的智力标准都流于浮夸,并纵容虚假的知识,而这些人似乎都极渊博。”

    关于教育的效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它提高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人格素养,另一种是它只是一个显示受教育者能力强的信号。这两种观点都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或是名校的学生比其他人的收入高。那么这些人收入比较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教育使人能力提高了从而使得一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呢,还是因为那些能够在激烈的入学竞争中胜出而得到好的教育的人本来能力就很强,所以才有更高的收入?

    虽然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的不同会引发另一个问题。如果教育只是一个信号,并不能在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上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也无法给这个人的收入的增加带来太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促进和鼓励教育呢?

    教育收益的多少是很难进行评估的。如果能得到一些有着相同天赋和能

    教育收益 教育带给个人以及社会的有益的影响。

    力的样本群,然后从他们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他们的收入差距就能可以判断出教育是否能带来收益了。这样的评估排除了天赋和能力对收入的影响。要实际得到这样的样本群并且做实验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美国各个州不同的义务教育法正好给这样的抽样调查提供了实验条件。不同州的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应该相差不大,有的州要求学生必须在16岁后才能退学,有的州则要求18岁。而且同一个州的义务教育年限有时也会变动,这样就能以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个州的样本群作为研究对象了,使调查更具参考性。经济学家们在调查研究后发现,上学多的学生的确能够得到更高的收入。这表明义务教育是能带来收益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