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了解货币与金融体系(1)
〖1〗货币的本质 货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理解为“钱”,人人都熟悉它。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它却非常陌生。货币貌似简单,实际上却极其复杂。萨缪尔森在其名著《经济学》引用了金?哈伯特的一句感慨:“在一万人中只有一人懂得货币问题,而我们每天都碰到它。”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议员格莱顿甚至不无嘲讽地说:“在研究货币本质中受到欺骗的人,比谈恋爱受欺骗的人还要多。”直到今天,关于货币认识的争论仍在继续。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只是一个信用符号,是人们观念上认可的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不妨想一想,当我们领到薪水的时候,我们究竟领到了什么?可能是领到了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可能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增加。我们可能会感觉自己的财富增加了,但事实是,若你没有用这些钞票或者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去换回实际的物品,你的财富并没有真正地增加;我们认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了,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钞票和银行账户数字可以换回实际物品。但是,让我姑且做一个似乎不太现实的假设:如果政府不负责任了,开动印钞机印了无数的钞票用直升机撒下来,你还会认为你手中的钞票和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对应着大量的财富吗?这个假设也并非完全没有现实基础,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取代法币,都曾经使得老百姓手中的“钱”变成一张废纸。而且,随后大家会读到我国自宋出现纸币后,至金、元、明、清,统治者无不滥用钞票发行权来掠夺百姓的财富,足见政府确有道德风险。甚至,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一部货币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就是政府通过货币发行权对民众的掠夺史。
从财富货币到观念货币
我们许多人对货币有着深刻的误解,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观念上的货币当作了真正的财富。的确,货币在最初诞生的时候,本身是一种财富,因为那时的货币也是真实的、可以带给人们效用的物品,只不过,它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由于金银等贵重物品具有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性,逐渐成为担当货币角色的首选物品。在财富货币阶段,由于货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财富,因此货币也被人们作为价值储存的手段。
信用货币的出现,是人们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今天的纸币,完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至于历史上是如何形成,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通过这样的假设来认识信用货币的本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