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常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吉利收购沃尔沃(2)
    吉利收购沃尔沃(2)

    再进一步追问,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关系怎么摆?纳斯达克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和小型股市场。结构清晰,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深交所又该怎么处理?是创业板完全独立运作,还是成为主板或者中小板的“预备市场”?抑或干脆先三板合一,深交所变成一个大的“创业板”、“民企板”,再内部调整优化,跟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央企板”pk。

    我们的建议是,决心要早下,时间表要早定。

    三问,谁来保证创业板的质量,谁来过滤创业板的风险?

    纳斯达克市场有一句名言: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揭穿一切——“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 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

    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三高”:高度的不确定性、高度的成长性和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就整体而言,这样的企业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这也正是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的重要目的。但从微观个体而言,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而导致了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

    那么,在保持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与防范个体企业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成了关系到创业板市场兴亡的重点问题。

    vc是风险偏好的经济动物。纳斯达克的成功离不开硅谷沙丘路上的“点金手”,他们最先发现了苹果、思科、雅虎、谷歌等等。而在创业板首批申报通过的108家企业里面,接受过风险投资的只有不到30家。本土创投界的领跑者深创投和达晨各投了8家,联想投资有一家。至于在中国创投市场上唱主角的外资vc,参投的只有两三家。

    剩下的那些企业是从哪里来的?是各地发改委金融办上市办推荐的。虽然没有指标配额,但数量多寡也是个政绩工程。“山东自2007年后,就没有新公司上市了,这对政府而言,也是很大的压力。”一位山东的发改委官员承认对创业板非常重视。还有传闻说江苏省政府曾经为创业板之事大怒,担心由于准备不足而在首批上市公司中被“剃光头”。

    其实,中国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就可以做到1000家,只要证监会发个文,各省领导一批指标。中国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5460家吗?经济发达省份领500,不发达的领100,很快就可以达标。这不是笑话,这是我们亲耳听到的高论。问题是,即使这些官员们看得懂企业的财务和历史,也关心企业的未来,但未来所关心的东西,是他们所能把握的吗?

    主板的计划经济和过度“行政化”,创业板能否避免?

    别的不说,至少发行审核制度依然行政化。区别只在于发审委从主板的25人扩充到了35人。除去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的5名工作人员外,14位委员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有6位委员来自律师事务所;各有3位委员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还有基金管理公司的2名高管,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和发改委各1名。却连一个来自创投业界的专业人士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