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常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吉利收购沃尔沃(1)
    吉利收购沃尔沃(1)

    本文写于2008年9月,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一片“保护民族品牌”之声中,我主张尊重创业家个人的选择。但事情的走向显然与我的希望背道而驰。因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压力原因,可口可乐最终放弃了收购汇源。但此后两年,仓促应变的汇源都处于亏损境地。

    吉利收购沃尔沃,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瑞典人的态度。按理说沃尔沃也是瑞典的国宝品牌,可不管是被美国人买中国人买,爱买就买呗。这些年,瑞典还在涌现新的品牌,比如skype之类的。谁都可以买走沃尔沃的所有权,但沃尔沃的风格还是瑞典范儿。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自信呢?六问创业板

    创业板究竟是“小小板”还是“创新板”?主板的计划经济和过度“行政化”,创业板能否避免?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小品文,故事大致如下:一户人家的小孩出生,邻居纷纷上前祝贺。有人说这小孩将来肯定长命百岁,有人说这小孩肯定能当大官,有人说这小孩肯定能赚大钱,主人都笑脸相迎、感激不尽。但是若有人上前告诉他,这小孩将来肯定是要死的,那难免会吃众人的一通巴掌。于是,不肯说假话又不想找打的,只能“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

    人在江湖漂,说真话是很难的。创业板怀胎十年,相关各方呼吁了十年,如今终于拿到“准生证”,这肯定是好事。天时地利、战略意义、美好前景,该说的好话大家也说了一箩筐。还有些事情,明眼人心中有数,就是不想说不便说罢了。

    现在是预产临盆,“小孩子”还没出来,未来尚未发生,改变仍有可能。丑话说在前头,总比呱呱落地后再泼凉水的好。

    这两个月,《创业家》的采编同仁在全国各地奔波,以公开或私下的方式拜访首批申报企业、风投券商、政府要员,耳听眼见,长了一些见识,也存下一些疑惑,《创业家》遂有以下六问。

    一问,到底创业板的倾向和特色是什么?

    千万别跟我说“两高六新”,这个我也会背。即高科技、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的企业。

    至少从首批申报的企业(108家,我们落实了93家)看,设计者的理想和操作者的现实之间存在着落差。新能源概念的只有1家向日葵光能,它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太阳能企业,很不幸没有赶上第一波海外上市潮。它也没有什么独特技术,业内人士甚至觉得,这家公司问题重重。

    至于新经济,搞网游的只有1家,运营“红游”的中青宝网,在网游运营商中连前15名都排不进去。新农业只有一家做种子的安徽荃银沾边。文化创意产业的只有华谊兄弟和江通动画。至于宋城旅游,可能归入商业地产更靠谱。搞连锁的新服务企业也只有四家,爱尔眼科、中航健身会、吉峰农机连锁和好百年家居。

    事实上,创业板首批申报名单上的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几大具体门类上。这跟2005年,科技部对我国15640家总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摸底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尽管这些候选企业普遍科技含量较高,但更多属于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