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的国美之争(1)
本文写于2008年11月。后来,央企中粮出手,救了蒙牛。但蒙牛骨子里的邪性基因并没有清除。2010年,蒙牛雇佣网络推手恶意抹黑竞争对手,东窗事发。有关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战争,的确如文中预测一般,愈演愈烈了。
黄陈的国美之争,大家觉得最终结局后果会如何?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余波!(1)因为缺乏对私产的保护和靠谱的《公司法》,大家反而更要把公众公司当成自己的私产;(2)多数人的暴政,主流价值观仍然是传统的忠孝礼义,没法理性地探讨问题;(3)pe进一步被妖魔化;(4)成也创始人,败也创始人,大多数中国企业从根子里无法现代化。假如朱新礼在硅谷
如果早期的硅谷创业者都还在坚守自己的公司,政府和舆论永远同情保护弱者,阻止一切以大吃小的行为,那么最可能的情况是一群小公司仍在无序地厮杀,大家都在互相抄袭模仿,没有创新的动力。产业做不大,投资者得不到回报,也不敢再介入其中。这样的情况,在今天中国的很多产业中都可以看到。
假想一下,现在是2001年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从5000点下跌到了2000点。华人mrzhu创办的huiyuan 软件公司早已跌破上市时的招股价,由于经济低迷,竞争加剧,即将发布的财报很可能会进一步拖累股价。突然传来消息,产业巨头微软公司(当然也可能是日本的软银集团或者澳洲的新闻集团)决定收购该公司,并开出了相当于其当前市值3倍的天价。
思考再三后,年近60的mrzhu终于同意出售公司。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huiyuan的大小股东们无不对此决定拍手称快。整个硅谷为之震动,更将mrzhu视为成功的创业英雄。各大风险投资公司纷纷邀请手握重金的mrzhu出任合伙人。商学院把huiyuan的前世今生写成了教学案例。而mrzhu还不想马上急流勇退,又开始了一个新领域里的创业计划。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虚构。但类似的故事在硅谷的确一再发生。仅以我们最熟悉的为例。2007年,朱敏以32亿美元的价格把自己创办十年的webex卖给了思科。比他更年轻的邓锋几乎与他同时创业,成立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2004年,他以40亿美元将公司出售给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制造商juniper。此后,两人又先后开启新的事业。
这种现象在硅谷由来已久。1999年,在科技热最顶峰的时候,美国商业作家迈克尔?刘易斯出版了一本书,叫做《the new new thing》,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硅谷大亨吉姆?克拉克的个人传记,亦被视为对硅谷文化的完美诠释。
克拉克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sgi、网景(netscape)和永健(healtheon)。几乎每一次,他都在公司上市后不久选择退出,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或者高价出售。所获之回报部分用于享受生活,部分投入到下一个新事业中。
克拉克用一个比方来解释自己的商业哲学:只要干得高兴愉快,可以像猩猩攀缘藤草一样紧紧抓住每一个项目;但如果干得不再愉快,就去寻找下一株新的藤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