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算好的,还有更要命的事儿等着你。只要你做事,得罪员工不说,往往还会遭到上司的猜忌:你越做事,他就越不舒服,总觉得你“别有用心”,憋着劲儿想“越”他的“权”。所以他不但不会给予你大力的支持,相反却会时不常地给你出点难题,填点小障碍。总之不能让你太舒坦了。但这会让你大惑不解:我是在为你做事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这就是中层管理者经常要面对的一种典型的“三明治效应”:把你夹在中间,上边打、底下捅,直弄得你“浑身是伤”、“两头不是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往往领导欣赏的人物,群众却很讨厌。这样的人由于有领导“撑腰”,常常也不会太介意群众的感受。但是,他在做事时总会遇到群众或明或暗的抵制,最终落得个“四面楚歌”、“铩羽而归”的结局收场。就是说,越是“上边”授权,往往你越成不了事。与此相反,如果你有本事得到群众的信任,并从“群众”那里获得事实上的“授权”,上司想不承认都不行。如果这时你还能做到“顺风使舵”,给足你上司的面子,上司自然也会乐得借你给的“梯子”下台阶,乐得欠你一个人情。这样,你就会达到“上下通吃”、“左右逢源”的效果了。
所以,总想着由上边“授权”,走“正统路线”(即“上层路线”)的人往往会收到“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样的人看似“正统”,属于“名正言顺”、“明媒正娶”,其实往往会死得更快、更早。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遭到下层员工本能的反感—中国人往往具备这样的本性:你当“老百姓”的时候,大家还能是朋友;只要你一当“官”,就会立马疏远你,对你产生本能的“敌意”。如果你是个“坏官”,受到这样的“待遇”还相对好理解一些;其实,即便你是个“好官”,也依然会难逃这种“宿命”:谁让“羡慕、嫉妒、恨”是我们中国人的“传家宝”呢!我们中国人最敏感、最忌讳的就是“昨天我们还在一个起跑线上,今天你就爬到我头顶上,成了可以对我使脸色的人”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中国人有个特点,甭管是谁,只要是当过“官”的,无论“在位”时多么“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卸任”后十有都会品尝到“人走茶就凉”的滋味。这几乎成了一种国民性,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官”这个字是有着极为复杂的情结的。基本上“官”这个字在中国人的字典中具有强烈的贬义。这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字眼:既想当“官”又厌恶“官”。与之相比,“群众领袖”、“草莽英雄”则大大不同,这些词在中国人的字典中是绝对的褒义词。中国人对这样的人物往往有着极强的“英雄情结”。对于这样的人物,中国人往往能够轻易地摆脱掉“羡慕、嫉妒、恨”的情感纠结,只剩下了“信服”与“崇拜”。由此可见,做个“群众领袖”会有多大的威力。
所以,“上层路线”常常是一条极为“危险”的路线,只有善于走“群众路线”(即“下层路线”)的人,才能最终化险为夷,修成正果。
再来说说“责、权、利”的问题。“责、权、利”清晰,其实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清楚”不是我们的文化,“暧昧”与“模糊”才是我们的文化;“有话明说”、“丑话说头里”不是我们的文化,“心照不宣”才是我们的文化;“框架”与“规矩”不是我们的文化,“例外”才是我们的文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