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我“横下一条心”—哪怕员工把某些事情“搞砸”,也要强迫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主动地”做事。而我则咬咬牙做好当一段时间“甩手掌柜”的心理准备。
自那以后,每当再有员工找到我“问计”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对不起,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相信你一定比我聪明,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相信到明天上午你肯定能够想出十个办法来。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这十个办法里挑一个出来交给你去执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的员工逐渐摆脱了对领导的依赖,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了。他们自己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随着“自我感觉”越来越良好,他们也逐渐变得“意气风发”,状态十足。
对此,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然,他们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为了维护他们的“信心”,我总是尽量小心翼翼地帮助他们“矫正”,在他们身边做做“打下手”的工作。
虽说我的角色从“主角”变到了“配角”,但我一点都不觉得“失落”—因为突然间从“忙人”变成了“闲人”,我十分乐得利用这难得的“闲暇”去做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细节”管理。
实际上,逼员工“自己想办法”也是一种“育人”之术。而我一向认为“育人”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个“不想”育人、“不会”育人的管理者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其实,我们的许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想让下属抢了自己的“风头”,是因为没有享受过“育人”的快乐—看着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那种兴奋劲儿和欣慰感,可比自己在“舞台”上“出彩”要大了去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