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四、廉价劳动力+国外品牌非正途(2)(2/2)

    曾经“中国制造”是个非常令人骄傲的名词,它表明这个流转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是由中国生产的,听起来那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种荣耀。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在外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也许,有这样的成就,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定会感到非常的自豪,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其实,很少有人深思“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到处流通时,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如果细心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其技术含量非常低。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国制造”就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中国工人辛辛苦苦付出劳动力,得到一点点的回报,然后,外国企业拿着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倒一圈,就可以恣意地赚钱,只谊上自己的品牌名字就可以了,一个名字抵得上千千万万中国劳动者的付出。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当外国品牌经营不下去时,或者是遇到像2008年这样的经济危机损失惨重时,依附在其上的中国企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衡量两者的付出,难道不觉得华人企业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杖,有种为他人做“嫁衣裳”,充当“冤大头”的感觉?

    经济危机使华人企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但是,同时也使华人企业开始反思自身缺点,不能再做“冤大头”,开始为今后的发展寻找出路。许多的华人企业都认识到必须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创造独立的品牌产品,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核心的竞争力,而不仅仅只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依附在其他经济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只有“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才是华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国思维

    外国企业将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使当地出现许多类似于“血汗工厂”的小作坊。中国不可能永远依靠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那样的话,企业可能失去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的动力,中国经济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该正视这种现象,不能总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要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式技术优势的卒,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