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风浪:挫折困境中逆势成长(16)
    第六章 风浪:挫折困境中逆势成长(16)

    游历归来,刘永好总结出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经验就是,世界成功的农牧业企业都是通过打通整个产业链,把流失在各个环节的利润“捡”回来,才实现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率的提升。泰国正大集团、美国泰森走的就是这条路。

    通过观察和了解,刘永好意识到,新希望之所以难以扩大规模,原因在于,中国农村传统农业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没有实行规模化生产,依靠单打独斗的养殖户很难扩大再生产。饲料业的规模要得以扩大,必须采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

    新希望集团提出率先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按照这样的目标,我们提出具体实施路线图,原来一直做农牧业,后来也投资金融、地产、化工业,要把我们其他投资业适度收缩,向农牧产业集中。第二要跟农民企业联合发展;第三要做产业链,从猪到鸡到奶牛,这个产业链从做种苗,到屠宰、加工、养殖,把养殖最大的体系放给农民。建养猪合作社,养奶牛合作社,变普通农民为农场主或者农业工人。”

    这样,在新希望集团内部,产生了企业转型的要求。2005年元旦,新希望集团战略委员会建议,新希望继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摆脱单一的饲料生产者的角色,向世界级农牧业企业学习。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完善现代农业体系

    2005年7月,在新希望总经理大会上,刘永好宣布采用战略委员会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的愿景,并将截止到2015年的销售目标定在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

    2006年9月18日晚,刘永好首次向外界宣布,他将用10年时间,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带领新希望集团完成从饲料企业向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转变。这是一条打造从饲料通往餐桌的产业链的战略。这一转型战略如果运作成功,意味着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会被规模化养殖取代,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彻底改变,中国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会被彻底颠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