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零六章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2/2)
    与时俱进的翻译鬼才啊!我都想看看原文到底写的是啥了……

    卧槽!

    雨停了?

    这也太快了吧!

    张凡!你又作弊……

    冷静啊!你这是要把苏大学士带去哪儿?!

    画面中,随着张凡骄傲的目光,雨过天晴,无数人站在已经安然无恙的大坝上,疯狂地跳着,欢呼着,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很快,不知谁先停下来,所有军绿色的子弟兵都停止了动作。

    他们齐齐转身,向着被踩在脚下的洪峰,举手敬礼!

    此役,九江沿岸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以保全。

    然而却有许多可敬可爱的子弟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

    苏轼看着远处的情景,莫名受到感染。

    他举起右手,学着那些人的样子,笨拙地贴向太阳穴。

    向子弟兵致敬!

    向后世致敬!

    向华夏致敬!

    这一幕,定格在大坝上敬礼的子弟兵们,仿佛是一座座面对洪水天灾,也岿然不动的巍巍山岳!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苏轼觉得自己的身形,渐渐向后,远离了那些最可爱的人,远离了刚才在风雨飘摇中,终能屹立不倒的九江大坝。

    然后,倒退的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身边的景物飞速向前掠去,瞬间目迷五色,不知身在何处!

    好在张凡一直都在自己身边,脸上挂着微微的笑容,令他稍稍安心。

    去哪儿?

    这是去哪儿?

    苏轼不知道,后世亿万观众也同样不知道。

    但很快,飞掠的两道身影,渐渐缓了下来。

    而身边出现的依然是大片大片的水域,一时难以辨认位置。

    啊!

    当观众的体量足够大,已经遍布神州各地,总有人对眼前的场景产生了熟悉感。

    不过……这好像不是现在!而至少是二十多年前了!

    还在九八年?

    “新滩?”

    弹幕还在零星猜测,苏轼居然已经皱皱眉头,试探着打量四周的景象,觉得似曾相识。

    “厉害!”

    张凡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

    当然,苏轼是来过这个地方的。

    不过他来的时候,距离当前时间,那都是千年之前的事情了,虽然这地方千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一搭眼就能认出来,足见苏轼博闻强记。

    这位东坡居士,屡次遭受贬谪,足迹也因此遍布神州大江南北,其实还不止一次来到这里。

    有一首《新滩》,流传后世。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苏轼和张凡刚刚在水边站定脚步,眼前却陡然出现了令人震撼的画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