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百零七章 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数不尽的人!数不尽的车!数不尽的巨石滚滚!数不尽的陌生机械!

    仿佛只是一霎眼的工夫,眼前就出现了一派极其热闹的景象。

    依稀像是刚才在暴雨中,在九江大坝上。

    然而这次,晴天白日,阳光照射在每个人脸上,都是喜笑颜开,并不是刚才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哀恸。

    轰隆隆!!

    苏轼还没来得及向张凡发问,就只见数辆巨大的载重车辆,整齐划一地倒退,然后掀开车后巨大的翻斗,将堆积如山的石料倾注进江水中!

    而随着这最后几车石料的填埋,原本广阔无垠的江面,竟然已经被完全截断!

    这!

    这是做什么?!

    苏轼完全不能理解!

    水满则溢啊!

    这样好端端地截住江流,难道……要在这地方,建造一道长堤?

    天呐!

    这得是多么可怕的工程!

    苏轼骇然望着广阔的江面,这里可不是西湖,要在这里拦江造坝?

    好大的气势!好大的手笔!

    人力,真的可以完成么?!

    “三峡工程!”

    “这是三峡大坝的大江截流!1997年!”

    “天啊!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张凡刚才说,以后再也见不到九八抗洪了!”

    “你才反应过来啊?反射弧就挺漫长的,属于是……”

    “骄傲啊!这是我华夏的又一个世界第一!”

    “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多少有点欺负人了……人家苏轼走到哪里都建苏堤,本来整挺好,你这一下子给人家看三峡工程……友谊的小船瞬间翻了!”

    画面再变!

    2002年!三峡工程,实现导流明渠截流!

    苏轼表情极其凝重,不舍得错过每一个镜头切换。

    他甚至想要用一千年前的水利知识,去尝试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和奥秘,结果当然是不乐观的。

    哪怕张凡把镜头放慢一倍,伟大的三峡工程,也绝不是区区一个人能够通盘理解,那代表了华夏几代人,百年以来的宏伟构想,无数伟人都对此倾注心血,怀有深深的憧憬和期待。

    而今天的华夏人,有幸亲眼见到它完全建成!

    苏轼脸色一连数变,终于苦笑着放弃。

    就好像是把勤奋聪明的小学生直接放到大学课堂,哪怕他智慧如海,终究是差了一千年的经验积累,只觉得处处玄机,却难以窥破奥妙。

    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顶!

    这座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终于渐渐显露出峥嵘本色,仿佛是一条气势恢宏的巨龙,卧于长江之中,龙口一吐,便是巨浪奔腾!

    呼!

    苏轼吐出一口浊气,放弃了尝试理解,而是纯粹用欣赏的目光望向这座人类工程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这世上或许本没有神,但华夏人却最善于创造神迹!

    2009年!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此时此刻,苏轼看到的江面,已经与先前截然不同!

    一道无比巨大的闸口,将长江分作两段!

    之前看过的九江大坝,与眼前的盛况相比,竟宛如一条小小的爬虫。

    若再有洪峰,当可安然无恙吧?

    苏轼脑中忽然又浮现出那些最可爱的人,那些曾经为了护住生命的大堤,用血肉之躯去硬抗天威的华夏战士!

    张凡仿佛直接读到了苏轼心中所想,微微一笑。

    随着张凡的笑容刚刚划过嘴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