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没有终止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六章 川端康成(1)(2/2)
    1936年,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9年,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只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学勋章。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后第三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朗诵了散文《我在美丽的日本》,抒发了自己对于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体验。

    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1972年4月16日,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川端康成之死川端康成的少儿时期,2岁丧父,3岁失母,8岁祖母身亡,12岁姐姐离世,16岁祖父逝世,他不仅接二连三地为亲人披孝送葬,而且辗转寄食在亲戚家中,也不断地碰上亲戚的丧葬。

    川端康成回忆给祖父送殡的感受时说:“在给祖父送殡时,夸张点儿说,全村五十家都因可怜我而掉泪。送葬的队列从村中通过,我走在祖父棺木的正前方,每当我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站在十字路口的那些妇女便哭出声来,总听见她们说:真可怜哪,可怜呵!”人们大概没想到,他们的怜悯,也给少年川端造成了一种伤害。“幼年的我,一被人说成可怜,一般是很扫兴的,同时便有某种不理解,某种羞耻,某种恼怒。但因为既不能辩解又不能抗议,所以,被看做可怜的我,便暂时留在了别人那怜悯的眼睛里,而真正的我却悄悄躲在一边,等待这种什么也说不出口的短暂时间过去。大人们怜悯之心的温情,小孩子自然是明白的,但在心中却反而留下了冷冷的阴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