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牙山又叫做白也山,离城最近,河流屈曲如带,萦绕一山。何似呼之为百牙?盖指很多的牙樯聚集山下。何以又呼之为白也,我想是“白也诗无敌”,“白也”与“百牙”谐音之故。实际上说,今日所谓“锦缆牙樯”并不多了;小舟容与,也是有的,然而说不上“百牙”,不如迳呼为“白也”吧。此山虽不高,但是坐在望远楼上看前面的高山,最好不过!一层一层眼波似的水,一叠一叠眉峰似的山,绿的绿,青的青,淡的淡,浓的浓。最远的尖峰,乱插天外作灰蓝色者,九华山是也。小杜云:“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我云:“峰峦无数青如髻,天外苍茫辨九华。”
白也山有许多楼,许多庙。诸楼之中,自然以望远楼为胜。诸庙之中,只怕要算二妙祠最有意思些。
我记得某人赞某处曰:“而于中秋泛月也尤宜,”我对于白也山的附近也作如是想。这一年的中秋,好大月亮,由东门外买舟出发。而清溪,而弄水亭,而白也山,直泛到“月落乌啼”才归。
以上还仅就“秋之月”而言,若夫大涨时的“春之水”,堆银般的“冬之雪”,奇幻而变的“夏之云”,则池上风光,当另有不可言的种种趣味。可惜我只有两个月的闲适光阴,不久就离开这山乡水国的池州了。
这山乡水国的池州,是浑然天真,未经人工雕琢过的,因此便不免为世人所遗忘。我来捧捧场,并不是希望人们去光顾,不过聊备山水之一格罢了。
(原载上海北新书局的《青年界》七卷四期,后收入《萍踪偶记》
【人物介绍】
陈友琴(1902—1996),安徽南陵人。1923年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文学系。1930年后历任上海建国中学、敬业中学、务本女中语文教师,《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安徽屯溪柏山皖中、建国中学、江苏临中教员,杭州之江大学国文讲师,杭州《东南日报》副刊编辑,浙江临安杭州幼师副校长,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温故集》、《长短集》、《晚晴轩文集》,编撰《清人绝句选》、《白居易诗文述评汇编》、《元明清诗一百首》、《千首清人绝句》、《不怕鬼的故事》、《中国文学史》、《唐诗选》(以上均合编)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