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性格
捏完脚,拿起店家送的袜子,我端详塑料包装外面的不粘胶纸片,那上面印着“精品纯棉”,我当然知道那是一句谎话。这是一句必须的谎话,乃定做者要求生产商标示的字句。这样的袜子从生产之日起,就是一个必须被扔掉的东西。凡是送的东西,一定具有如下特征:标价虚高,数字吉利;怎么看都是疑似产品,有其形,无其实。
这里面隐含一个微妙的游戏规则,假戏真做。第一次拿到那样的袜子,我心里充满鄙夷。真有人愿意穿这么一双华而不实的玩意儿吗?询问的结果令人惊讶,朋友们都轻松面对这一双袜子:穿两天就扔掉罢,谁都知道它不是好袜子。我后来竟然穿成了习惯,尽管各种部位都会有小洞,还是舍不得扔掉,好像那是自己花钱买来的一部分服务。如果某一天服务员没给袜子,心里竟然会有隐隐的失落感。
城市随处可见的马路不干胶广告,似乎也有此种功用。总有清洁者等坏人作恶,然后煞有介事铲除之。如果哪天没有了,全副武装的他们会颇感寂寞的。这种共生关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聚氰胺,本用于化工领域,在高温下会分解某种毒素,对人有害。但有人发现了它的另一种特性,可用于蛋白质检测——添加三聚氰胺会使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测试蛋白质含量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五分之一。更伟大的是,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发现。
这样的发现,很快被人智慧地运用到奶品上。于是,中国的奶品行业暗地里采用了此种技术,并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奇迹。一个无用的科技发现,最终成了牛奶产业的核武器。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婴幼儿出现症状,这个公开的秘密会一直保密下去,直到更严重的后果将其揭穿。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大家守口如瓶,暗地里只要自己的亲属友朋不受伤害就行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机关,但从不示人。即使有良心未泯的人自曝黑幕,也阻拦不了黑幕化。大家似乎也不愿意知道更多的黑幕,担心浇灭生存下去的勇气。除了少数珍惜生命的人,耗尽财力寻找安全可靠的食物和用品外,人们生活在危机四伏防不胜防的人造灾难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