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风中假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我们为什么一次次想象孔子的模样(2/2)

    统一标准像,无非是要垄断对孔子的解释权。一个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保证外形的一致,但一个靠精神长存人间的思想家,如果非要统一着装,给人的只能是僵硬。

    这个时代对孔子的感情显然是复杂而难以琢磨的。在标准化孔子如火如荼的同时,一个女大学生在国子监的孔子雕像前挺胸撅臀,自称要慰籍寂寞的圣人。用性挑逗、猥亵这样的字眼判断这样的事件,当然是容易的。但问题在于,她何以敢于以芙蓉姐姐式的恶搞圣人?在神像的金粉脱落殆尽之后,俗世的轻佻仿佛可以作弄任何事物,而且披上挖掘人性的应时时装。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金锋的网络互动作品《孔子哭了!》就有了深意。橡皮泥塑的孔子,第一次让国人面对一个似乎复活的孔子,真率、淳朴、厚重、深情,他是我们梦中的真孔子。既是为人师表的人格典范,也是人之为人的生命样板,还是自在享受人生乐趣的凡夫俗子,内心有规矩,也有诗性,礼乐调和的完美人生。终其一生,是对人性的持续体悟,是对理想社会的诗意展望。借用西人赞美耶稣的话,他是“道路、真理、生命的三合一概念”。孔子超越了儒家体系,走向我们这个时代迷茫而渴望光明的人群。

    《基督简史》的作者说,千变万化正是圣人得以流传的途径。

    不解释不塑造,孔子就是死的,而通过一系列的再塑造,我们就这样亲近了自己的先哲。

    有一个叫孔子的人曾经生活在我们中间。

    2006年12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