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赵秉钧等人要求清室退位最后通牒式的奏章,被放在养心殿整整搁了三天,隆裕毫无动作。第四天上,才在赵秉钧等人催促下,在大家一起的哭声中,把这天大的事给办了。这三天,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隆裕毫无心肝,对此塌天大祸毫无感觉,还是她踌躇再三,下不了决心?按道理,应该是后者。不过,此时的隆裕,真正的担心,已经从大清基业不保,到清室优待条件上去了。保大清江山,凭她孤儿寡母,自己也知道,完全力不从心,要保,也就是保自家和小皇帝的性命了。在她看来,她们孤儿寡母的身家性命,也就看袁世凯能否履行这些条件。所以,在于退位诏书上盖玉玺之前,她再三问赵秉钧,袁世凯能不说话算数。而眼看就要做总统的袁世凯,不想让人说他是王莽和曹操,自然很乐意保全逊位的帝后,所以,她的担心,其实不必要。
宫里的太监说,退位诏书下了之后,所有的奏章都消失了。隆裕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曾问奏事处,为何没有奏章了?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清已经完了。这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生活的惯性。皇帝退位,这样一个在后人看起来好伟大的决定,其实在当时,完全是华山一条路的选择。如果不这样,我们的隆裕皇太后,就只能抱着小皇帝跳井了。漫说隆裕没有这个勇气,就是有,别人也不会容她这样,小宣统还有自己的亲爹娘哪。整个满人统治集团,在外地的,还有个把自杀的,在朝里,大家早都四散逃命了。一个首领太监说的好,为朝廷捐躯的,只有神武门内饿死的两条狗。大概平日里被喂惯了,一旦鼎革,人心惶惶,太监们不喂了,自己又不会找食,就饿死了。但是,皇宫里的人,无论宫女还是太监,却没有这样的风险,即使民国了,也一样有人养着他们。
无事大话炎炎,有事缩头乌龟。闹义和团的时候,满人大骂李鸿章,等到庚子议和,大家又都盼着李鸿章来。武昌起义之后,各地驻防八旗,武器优良,但都不想战。满人官僚,不死即跑。麻木,无能,听天由命。满人当时的精神状况,就多数人而言,就是这个样子,隆裕虽然贵为太后,其实不过是一个寻常的满人女子,能好到哪儿去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