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也要叫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刚毅这个人
    刚毅这个人

    说到义和团,不能不提的一个人,是刚毅。如果没有刚毅为之鼓吹,义和团断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戊戌政变之后,新政全废,朝政向后转,加上顽固派的挑唆,西太后跟西方列强的关系骤然紧张。无计应付西方压力的老佛爷,尽管一直听顽固派的大臣们说义和团如何神勇,如何有神术,刀枪不入,但多疑的老佛爷却还是将信将疑。若不是派刚毅和赵舒翘到义和团的基地涿州查看,她一块石头怎么也难以落地。可是,一辈子精明的老佛爷,自以为派了一个可靠的人,但没想到这个刚毅实在是太喜欢义和团了,也实在太希望中国有人可以刀枪不入了,眼为心所蔽,所以,居然让义和团的大师兄给蒙了,真的相信他们玩的戏法是真的。有人说同去的赵舒翘其实看出了破绽,但慑于刚毅的气势,却没敢说。如果说了的话,没准就像徐用仪、联元、袁昶和许景澄一样,当即就被当二毛子给砍了。不过,不说下场也不好,等到八国联军打进来,赵舒翘还是被当祸首给办了。被迫令自尽,这哥儿们身体好,吞金不死,饮药不死,最后还是被人强行也用毛头纸闷死。虽然多活了几天,但声誉可差多了。

    按道理,西太后是该相信刚毅的。刚毅这个人,是满人里面比较有主意,也乐意跑腿办事的人。出身贫寒,没有靠山,在刑部从不入流的笔帖式做起,一直熬到刑部郎中(相当现今司局级的官员),著名的杨乃武小白菜案,就是他经办的。硬是把一个做实坐死了的案子,生生翻了过来,从此声名大振,深获老佛爷的喜爱。他和赵舒翘两人,都是当年知名的法律专家,死刑终审把关的刑部秋审司的成员,人称八大圣人。此后外放,刚毅官声也一直不错,颇有清廉刚正之名。

    只不过,这个清廉刚正的刚毅,却是个不读书的人。那年月,满人读书的本来就不多,一个从办事员混出来的满人官员,没上过什么学,更没有参加过科举,入仕就一头扎在刑律里面,接触的,尽是法条和案例,文化素质的确不怎么高,也高不了。刑部的人,那时候都喜欢师宗皋陶,这个皋陶,传说是舜的司法官,两字读音gao yao,但刚毅却读成gao tao。研究过古代探案名著《洗冤录》,但将书中所有的“瘐死”,都写成“瘦死”。官当大了,人家抨击他刚愎,他还以为是夸他,只是不解,为何不说他刚直,而说刚“复”。当时京师流传一首讽刺他的诗,是这样写的:“帝讲为王尧舜惊,皋陶掩耳怕呼名。举贤能举黄天霸,远佞能驱翁叔平。一字难移惟瘦死,万民何苦不耶生。”说的就是他说白字的故事,明明尧舜是五帝之属,他非称尧王舜王,皋陶前面已经说了,而黄天霸的事,是说他推荐一位武将龙殿扬,说是他的黄天霸。翁叔平即翁同龢,跟他是死对头,翁被逐,刚毅乐死,以为从此远离佞人。瘦死之事刚才也说了,而耶生,即聊生,把聊念成耶,也是一个他著名的白字范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