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2)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总理答中外记者问(2)

    香港《文汇报》记者:我为在香港的读者和分布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版读者,向您请教两个问题:第一,“十一五”规划考虑了港澳地区的发展,并征求了香港地区一些人士的意见,令香港市民深受鼓舞。请问在“十一五”规划蓝图中,您如何看待内地发展与香港发展的关系,香港的发展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第二,去年9月一位驻京香港记者曾经给您写过一封信,信中的内容也是我想当面向您了解的。本届内阁任期已经过半,回顾过去这一千多天的施政历程,您觉得什么成绩是令您最欣慰的,什么情景是令您最感动的,什么事情是令您最痛心的,您能否给您本人及内阁团队打个分,您将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完成下半段的任期?

    :香港回归近九年了,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法律基本没变,港人的自由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香港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以后,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民生逐步得到改善。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泛的国际市场联系,拥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规则的人才。香港是世界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些优势不仅是香港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对内地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十多年来,香港已经成为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是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地。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香港的这些优势和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最近几年,内地同香港建立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进口已经全部实施零关税。内地向香港开放了27个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在金融、会计、法律等领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市场准入条件。开放居民个人赴港旅游的内地城市已经达到38个,到今年“五一”将再增加6个。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香港与内地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已经开始兴建,有的正在加快进行。总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将会使两地共同繁荣与发展。

    我还想再说一句,香港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有利于香港同胞根据《基本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民主政制建设。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既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但是,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我想请教您一个有关农村的问题。中国的农民是否需要有更加完整的,而且是更加强有力的物权保障,以更好地实现他们土地的价值,也可以抵御非法占地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想问一下,您在这方面有些什么考虑?

    :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但生产和经营权属于农民,这是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我们说要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十五年不变,三十年不变,就是说永远不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