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总理答中外记者问(1)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同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招待会开始时,说: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现在面对我的是记者,是少数,但是在会场外听我谈话的群众是多数,我必须向群众讲几句话。
两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他们通过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给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清醒,就是要认识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只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艰苦。形势稍好,尤须兢慎。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坚定,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
努力,就是要准备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困难和风险有些是可以预料到的,有些是难以预见的。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就在于她的刚健自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我们必须做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谢谢大家!
《农民日报》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话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也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今年起全部取消农业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到3397亿元。请问总理,现在为何还要专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与中央过去一贯的农村政策是什么关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想谈一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层次的三点考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