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当地时间201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在纽约应邀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晚宴并发表演讲。温总理在演讲中说:“贵国开国先贤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只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潮流。让我们携起手来,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共同开创新时期中美关系光明的未来。”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只有拥有坚韧不拔精神的人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坚韧”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他是任何事业都做不成功的。”罗素也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怕艰苦。”这些名言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韧是成功的奠基石,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孙权和刘备都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希望能够称王。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是一个很有学识和才能的人,于是就与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物去拜访诸葛亮,希望能够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以便成就大业。第一次去的时候,恰好诸葛亮出门闲游去了,三人只好失望而归。不久,三人冒着大雪第二次登门拜访,不料诸葛亮又不在家。鲁莽性急的张飞此时已经不耐烦,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钦佩之情,并诚心邀请诸葛亮出山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刘备特意斋戒三日,第三次去请诸葛亮,诸葛亮恰巧在睡觉。这次连一向稳重老成的关羽也劝刘备,也许诸葛亮只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刘备不为所动,一直站在诸葛亮的家门前直到他醒来。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正是因为刘备在连续多次碰壁后还能坚持不懈,才最终用诚意和韧性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备,最终建立蜀国,与魏国、吴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意思是,如果人们能够诚心诚意,以至于感动天地,那么就算是金石也能因此开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到了汉代,王充在《论衡?感虚篇》中直接将这句话表述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故事数不胜数,这里以蒲松龄的一副自勉联为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两句话说的是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项羽破釜沉舟攻秦的故事。

    中国有古语云:“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战胜别人的人可以说他有力量,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可说他坚强。“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出自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后世对于这句话也多有深入论述,例如韩非子在《喻老》一文中说道:“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明代吕坤在《呻吟语?圣贤》里说:“所贵乎刚者,贵其能胜己也,非以其能胜人也。”梁启超在《新民说?论自治》一文中认为:“古之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也。”这几段话都是在阐述这个道理——要想实现人生理想、铸就一番辉煌伟业,必须要具备战胜自我的坚韧之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