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厢(3)
莺莺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送君瑞,一声一悲,休要停妻再娶,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
君瑞去了,长亭复短亭,一枕鸳鸯梦不成。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半年后,君瑞高中状元,两人团聚共数日月。也让人看后觉得,这样的结局是一开始就猜到的,一定是这样才称得上人生有期许,志在圆满。
暮春时节,花正凋零,沁芳桥旁,宝玉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书,桃花随风而落,纷纷似雪,宝玉用衣服把落花兜了,倒进河里,正遇见手把花锄,臂挽绣囊的林黛玉,藏不及,书被黛玉拿了去,有段感情是捧起来就放不下的,他们坐在旁边一同看起来,直看到痴痴忘我,脱口而出心里压了太久的话,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他们看的就是《西厢记》。
我曾经想,若冰清玉洁的黛玉看的是《莺莺传》,她一定会怄几天气,一定会更加不安定。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根据金代董良的诸宫词《西厢记》艺术加工改编而成,这个故事最早却是出自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不同之处就在一个结局,书生与小姐告别,中状元的是戏曲里的张君瑞,一去不回的是传奇里的张生,或者应该说是现实中的元稹。
张生落榜,也没有再回来,只是给她捎了些脂粉,莺莺千言万语也只是轻怨,已经委屈得像个弃妇了,远不如戏里她对跳过墙来的人一通骂来得让人觉得舒坦,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才是可追忆的爱情,一个人躲在没人的地方自哀自叹,爱情反而像浓雾,包裹得周身全是,却一丝一两也握不住。
最可恨的是张生把这场艳遇当成炫耀的资本讲给别人听,把一个女子的私情点播得到处张扬,他的人品就再也难提起来,当时有人也看不过去,问他究竟是什么想法,他居然说,莺莺天生是,不遇上我,也会遇上别人,更是拿她比妲己褒姒。
好像他逃过了纣王幽王的劫似的,不禁有些好笑,再读也就不恼了,碰上这样的男人,也只能怪自己命不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