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2)
爱情在一瞬间产生,又必须在一瞬间忍下去,把毛延寿杀了又能怎样,什么都回不来了,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哪怕他是天子也一样。
汉元帝亲自上马护送她出城,一直送出了很远。
马致远的《汉宫秋》,有太多的虚构,前面汉元帝偶然听见王昭君弹琵琶,于是两人得以见面,而且她成了宠妃,毛延寿躲到匈奴,怂恿单于来求亲,指明就要王昭君,元帝无奈,只得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子被别人抢去……
看这些的时候,总觉得像隔了什么,动不起真感情,这太不真实了,只不过是戏剧舞台效果的需要,可是每次听到皇上送昭君出城这一段,眼泪不由自主地就会掉下来,一个人的深情,就该是这样,能吞下万古情殇。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一曲《梅花酒》,让我与他同醉,一曲《收江南》,让我与他同泪,帝王的无能为力往往比平民的更让人心酸,他面对的是在自己宫中待了三年而不知,一见却倾情不止的她,无言的是,原本幽芳为己开的花,如今要被他亲手带在别人的身侧。
别人以为他是为这一缕颜色一段香,更多的是他看到了昭君眼底的柔情和隐忍的微笑,款款轻轻,他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她寂寞深宫是因为爱,此番决然离开,还是为了爱。从来没有一个女子能像她这样,转身的瞬间,苍凉中见悲壮,她努力地笑,回眸和他道别,一切都是君臣之礼,他也只是说安疆定邦的感激,可仍然能感受到清晰的爱意。
她带给他的,是震撼,不止是容颜的美,最重要的,是心里爱情的刚毅。
他知道他失去了,他生命里最该得到,却永远得不到的一个别样女子。
从此,昭君三年里孤苦和哀伤,在眼神分离的那一刻,转移到了元帝身上。
他用所有的力气承担着,他生平唯一的,最遥远的爱。
古往今来,有关王昭君的文学作品近千,写过昭君的著名文人就达四百多个,人们对对她充满了敬意,也充满了怜爱,很多诗作里的昭君一副哀怨可怜的样子,似乎受尽了苦难。
其实她和丈夫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生有一子,匈奴人也对她极其尊敬,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依当地风俗她下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他对昭君更是疼爱有加,在生活上昭君没有受到丝毫委屈,只是她离家千里,异乡异俗,总是会有剪不断的思愁萦绕。
汉朝的送亲队伍,把她送到了雁门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