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歌尽桃花(2)
    歌尽桃花(2)

    他们变卖首饰,四处借贷,凑齐了钱数给阮大铖砸了回去。

    得罪了一个小人,他是一百年都会记仇的,从此,侯方域开始四处逃亡,李香君也是风中微竹动荡难安。

    似一只雁失群,单宿水,独叫云,每夜里月明楼上度黄昏。洗粉黛,抛扇裙,罢笛管,歇喉唇,竟是长斋绣佛女尼身,怕落了风尘。

    这曲牌名叫“锦上花”,听来只觉得凄凉万分,整个大明的寒烟都为她升起。

    她闭门谢客,洗尽铅华,成了旧人,每日里焚香静拜,盼良人早日回来。

    她等来的是田仰吹吹打打的花轿,要把她抬回去作妾,李香君说不通骂不走,在媚香楼上,她一头撞向栏杆,立时血溅。

    这般亮丽的一个回转,生命横在这里,竟是谁也跨不过去,对方动嘴动手动权势,她委屈不得立志守节,贞对侯方域,忠对殃殃家国,她这一舞,把节气信义都担在了肩上。

    此时还有一个情义女子,就是香君的养母李贞丽,她惟恐逼死了香君,也念她的一腔痴情贞烈,狠了狠心,替她上了田家的花轿。

    鲁迅先生给曹聚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明代的皇帝坐在江山上玩世不恭,各有各的神秘传奇,宣德帝在宫里走笔翰墨,正德帝在乡村野店欣赏李凤姐头上的海棠花,嘉靖尊道教敬鬼神,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经济却空前繁荣,崇祯帝以身殉国,自溢前不是赐后妃女儿三尺白绫,而是提剑乱砍一气。

    这个极有意思却不糊涂的朝代,诞生了不少才子,末代萧条的世景下,却站起了一排奇女子,以秦淮八艳为代表,如陈圆圆,如柳如是,如董小宛,她们的传奇一直延伸到了下一个朝代的井旁村巷,然而她们心有壮志,生在明朝的女子,死是明朝的芳魂。

    所以韦小宝对陈近南说,我们反清复明,就是要夺回属于我们的钱和女人。

    咬牙切齿,这般的深仇大恨。

    《桃花扇》里的政治风云,朋党结集,比李香君的等待用的笔墨要多得多,那是个瞬息万变的时候,个中人不敢等闲,历史的舞台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谢幕的不甘下去,登台的不愿等待,于是就有交错时的乱。小女子的爱情自然占不得缝隙,充其量只是个背景,华丽些,婉约些,让过往的兵器马蹄不是那么单调,路过河畔杨柳依依掩映的小楼,楼上一个绝色女子,有情有才有痴心,政治戏唱得让人累,拉上一个倩影且歇歇神。

    只剩了香君一个人,而且有伤在身,更觉凄凉,整日也只有拿出侯方域洞房花烛夜送给她的扇子,一面想着他不知道在外面要受多少流离的苦,一边支撑着自己千难万险都要撑住等他回来。

    李香君视这扇子比自己的命还要珍贵,他俩的情谊似乎都可以在这柄扇子上得到印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