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都未有芳华,寒灰重暖里却早生阳春,二月初就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一曲《阳春白雪》,我只听得天上的织女飞针走线,趁着数瓴春雪未全融,织女们急急织雪成白苎,采粉揉蓝为它酿上春色,正好那寻芳陌上花如锦,用春风翦草作一匹碧绸,拉迢迢春日束几把丝线,再配上春雨浥过的花锦作一件三月美人的罗衣,等四月天的裂帛后,好让五月的绣女为六月的衮衣堆花浮绣几十斤。
《阳春白雪》有古琴版和琵琶版,目前多能找到的是琵琶版,是轻丽的阳春,花已盛放,几近荼蘼。此曲春衫一抖擞,余香半染芳尘,锦琶银甲响弦里,春声上绮筵。
未能听到古琴版,很好奇,它该如何演绎这样的春色盎然,想想古琴再旖旎也是若白苎出箱开叠雪,是贞静的早春,花还未开,略有些寒意和矜持。让人愈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花极致的盛放,看赤橙黄绿的春色铺天盖地。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被分为两曲《阳春》和《白雪》,《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
师旷,一个传奇的人物,当他奏白雪之音时,《淮南子》说:“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
他做人如初春的第一声惊雷,那沉睡着的生灵都会在此惊蛰之雷掠过的瞬间苏醒过来,而那人性心中善的种子也会顶破覆土迎着阳春的丽日天天向上——
那晋平公与群臣饮酒正酣时,得意地说:“莫乐为人君!唯其言而莫之违——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呢!”师旷侍坐于前,听到此话,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晋平公说:“太师撞谁呢?”师旷说:“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所以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啊。”师旷说:“这可不是做国君的人应说的话啊!” 晋平公愧惭,说:“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又有那晋平公让师旷为其奏《清徵》,师旷说:“清徵不如清角。”平公问:“清角可得闻乎?”师旷说:“君德薄不足以听之,将恐有败。”平公还是坚持要听,师旷不得已而鼓。一奏之,有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敢于“虎髯拔剑欲成梦”的忠臣,一个奏乐可以“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的乐师,为绝塞众虑,竟熏目为盲人,从此专心于星算音律之中。
此番勇气,倏闪如疾弛风雷裂开心地见自己胸中的天下。
此般执著,苍皇之下唯见他魂魄浩荡。
一日晋平公闲居,师旷侍坐。平公为他盲眼而遗憾:“子生无目,甚矣!子之墨墨也。”
师旷回答说:“天下有五墨墨,而臣不得与一焉。群臣行赂,以采名誉,百姓侵冤,无所告诉,而君不悟,此一墨墨也。忠臣不用,用臣不忠,下才处高,不肖临贤,而君不悟,此二墨墨也。奸臣欺轴,空虚府库,以其少才,覆塞其恶,贤人逐,奸邪贵,而君不悟,此三墨墨也。国贫民罢,上下不和,而好财用兵,嗜欲无厌,谄谀之人,容容在旁,而君不悟,此四墨墨也。至道不明,法令不行,吏民不正,百姓不安,而君不悟,此五墨墨也。国有五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臣之墨墨,小墨墨耳!何害乎国家哉!”
——一番言语,振聋发聩,如晴雪喷山雷鼓声,风破绮霞山中出。他眼睛瞎了,而心里却亮起来,用心去看到的世界,比眼里看到的还要明亮。
那日本电影《春琴抄》里,也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因眼盲而将心打开怀一琴,用琴看见美丽的世界。山口百惠演这个富家盲女春琴,这个瞑目的女子若慈悲的菩萨,让三浦友和演的那个佣人佐助如佛教徒膜拜神佛一般虔诚地陶醉于对春琴的崇敬之中。
当他们二人一个盲目,一个闭目,在深夜里一人弹三味弦一人弹古琴相和时,那琴声如阳春轻丽,那白雪为他们相依而不能相爱的情感动得轻轻落下……
而当春琴的美貌因恶人毁容而骤然流逝之际,佐助决然刺瞎了双眼,当他失去外界的眼睛之后,内心的眼睛随之睁开。他通过听觉、嗅觉、及触觉所领略到春琴的美,令他陡然发现昔日依赖视觉完成的审美的浮浅。此时在佐助的心中,一个远比现实中的春琴更美的女子如花朵打开,永不凋谢。而他与春琴之间明眼人与盲人的隔阂完全消解,在相同的黑暗世界里,两人心灯里的光照耀着对方的心眼,那光只为对方而亮。
——有灯光的地方就有路,他们在黑暗的地方以一路只为对方点燃的灯光中找到了爱情的生路。
而师旷也在眼盲的黑暗里为自己点起的灯光中照见了天地最美的气息,那气若游丝,正好让末冬的白雪飘出音符,而阳春的日光在丝上奏出明丽的琴曲。
那王充说:“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琴声可以让马抬头扬起谷草的恢弘气势,也只有这样的师旷才要作出让六马仰秣的一曲《阳春白雪》,而六马仰秣的赞叹也曾被荀子给予了《高山流水》的伯牙。
这一曲里见那气势不止于六马仰秣,还见其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如是的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藏天下于胸中,所以心才要比天宽,眼界才要比天远。
然而,此唯有睁开心眼方能见其最美的《阳春白雪》后来竟有些曲高和寡的孤独。
那楚襄王问宋玉:你有什么隐藏的德行啊?为何百姓不怎么称誉你呢?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
看来这个时候的《阳春白雪》是用高歌来唱远大的胸怀的。
所以,当后人再提起阳春白雪,都要抬头仰望那阳春照耀下,鹏鳞翼途程在,九万风云海浪深;要侧耳寻听清夜一声白雪微,雕梁起暗尘。
而后那些诗人们路过湖南郢中的时候都要看看这里还有没有人再唱起《阳春白雪》——
那欧阳衮在郢中听到有人歌白雪阳春而写《听郢客歌阳春白雪》: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那张乔路经郢州时却已无人再歌白雪而写《郢州即事》: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而那徐凝送人到郢中时想起无人再唱阳春白雪而遗憾地写《送沈亚之赴郢掾》:千万乘骢沈司户,不须惆怅郢中游。几年白雪无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楼。
阳春一曲完,碧水婉娩,桃园已红。白雪一讴尽,暮雨苍江,花繁扑地。苍黄之下,白雪篇篇丽如阳春里,正是清酤盏盏深的好时候。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