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为何有三弄(1)
梅花为何有三弄
——《梅花三弄》
临水纵横回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苏轼《渔家傲》
你的身影
你的歌声
永远映在
我的心中
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
怎能忘记
你的一片深情
——蔡琴《恋乡》
东晋,那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王徽之赴召京师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其所乘的小船停泊在这都城附近的青溪上。
此时桓子野乘车从岸上过,有船中客人说:“此桓野王也。”
王徽之便令人对桓子野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子野此时已是显贵之人,曾在淝水之战里与谢玄等率八万军士击破前秦大军于淮南,一战而保下了江南的半壁河山,从此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此格局直至两百多年后,才被隋文帝杨坚统一。而随着这场战役还流传下来了众人皆知的三个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一场战役,成传奇,而两个人的相遇,成一曲。
被拦车求曲的桓子野平素也听说了王徽之的名声,所以下车,坐在当时叫做胡床的小马扎上,为王徽之吹了三调,弄毕,便乘车而去,客主不谈一言。
这么安静的分别,如山水相对无言却声色嫣然,让人想起刘虚的诗“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桓子野如落花偶然落到此水间,短暂的一场馥郁着香气的相遇,竟成一曲《梅花三弄》——音乐一回三转,在同一主题乐段上徘徊往复三次,故称为《三弄》。
当王徽之听此曲的婉转徘徊,我能想象他无言的面对,有些感动,于无声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