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如是当时中国文艺界的关键问题。那时的一个重大主题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主客观结合的。稍后蒋孔阳在写《德国古典美学》时,也从美
学的性质、美的本质、艺术的历史发展、典型四个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和继承”,同样反映了那个过于强调“古为今用”的
时代精神。
对于审美的艺术最具体的,当数对歌德的介绍。他讲了四点:1.浪漫的与古典的;2.由特征到美学;3.艺术与自然;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史发展观点
。在第二点中,论据一是歌德早期在《论德国建筑》中说的“这种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惟一真实的艺术”,二是歌德在成熟期的《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第五
封信中说的:“我们应该从显出特征的东西开始,以便达到美的。”再加上黑格尔引用过的歌德名言:“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
就是美。”朱光潜解释说:这里的“特征”和“意蕴”都是内容,内容经过“成功的艺术处理”才达到美,所以美是艺术处理的结果,表现在既已完成的那个显
出意蕴或特征的整体,亦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歌德的这前句话的前半吸收了希尔特的侧重内容的特征说,后半吸收了文克尔曼侧重形式的理想美说,可以说
是两极端之中的一种调和。
作者通过介绍不同时代的主要美学思想,大致勾勒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轮廓,而且注意突出每个时代的总体美学面貌和派别源流的关系。为广大读者,打开了
一扇了解西方美学及哲学的大门。
作品影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至今已经再版30多次。该书在1978年修订过一次,2002年又在体例、文字和时间上做了一些修改,并将两卷
合为一卷出版,这一版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售出3万多册。虽然由于写作年代的久远,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已经明显地不合时宜,但目前它仍然是大学文科美学
教材最权威的一种,每年都要加印。这说明,理论型的美学图书仍然有不少的市场需求。
《西方美学史》仍是迄今为止国内美学的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本。写作过程中,朱光潜“用了较多的篇幅,以便多引一些重要的原始资料。编者在工作过程中,
在搜集和翻译原始资料方面所花的工夫比起编写本身至少要多两三倍”。
《西方美学史》保留了前期不少有价值的内容,第十八章介绍“移情说”、第十九章介绍克罗齐,基本内容与前期一致,第十一章对维柯推崇的也与他此前信奉
克罗齐有关。与许多同时代著名学者相比,朱后期的著作迄今仍有学术价值。这一“学术挣扎”再次证明:知识就是力量。而美学知识的基本来源之一,是西方
美学名著,其中毫无疑问地包括鲍桑葵的《美学史》。
两代人的时间过去了,大量的美学著作翻译进来了,中国美学史也出版了多种,但在总体上,我们还不能说中国的美学研究超过了朱光潜的成就。如果说朱光潜
写作《西方美学史》时我们是无书可读,现在似乎是书太多而读不过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