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介绍(2)
政和四年(1114年)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正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
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4. 从守莱淄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春、夏两季仍在青州。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赵明诚游仰天山水帘洞并题名于此,不久即知莱州。初,李清照未同行。至秋八月,李清照由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于驿馆,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表达对青州姊妹的惜别之情。八月十日,李清照到达莱州,又作《感怀》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云:“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宣和七年 (1125年) ,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曾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仍随赵明诚居淄州。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封为淄州知州。
5. 漂泊江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