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眼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相对笑看(2/2)
    如果宝钗真拥有绣春囊,我们也不必拍案惊奇。书里多次写出宝钗见识丰富,高雅低俗无所不通。她如果拥有绣春囊,并不意味着她心思,她只不过是要尽可能扩大认知面罢了。她哥哥薛蟠一定是拥有许多这类物品的,她得来全不费工夫。当然,她把那东西带进大观园并失落在山石上,可能性实在太小,徐仅叟若把这一点解释圆满,恐怕也不容易。尽管如此,我觉得徐仅叟的观点仍有参考价值。书里写宝钗是有“热毒”的,她需时时吞食“冷香丸”来平衡自己的身心状态。

    我们可以把宝钗和二玉对比一下。

    宝玉、黛玉虽聪慧过人,却“五毒不识”。他们不懂仕途经济,宝玉不会使用称银子的工具而黛玉不识当票,他们坐在台下看《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却不会背其中的唱词,接触到《西厢记》的戏本他们欣喜若狂,而人家宝钗早在幼年时就把《元人百种》都浏览过了;宝玉不识绿玉斗的贵重、黛玉不知梅花雪烹茶才称上品而旧年蠲的雨水“如何吃得”……

    宝钗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种贵族家庭里的模范闺秀,不是因为她单纯、真诚、透明,而恰恰是因为她什么都知道却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说出话行出事来常常让别人心下明白却又无法点破。这是她游弋于那个社会那种环境的优势,但也使舜使获得了宝玉这个人却无法获得宝玉那颗心。

    宝钗来辞别,李纨、尤氏先只是相对笑看,无语应付。后来李媾说“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这时宝钗却冒出一句很厉害的话来,叫做“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按说宝钗不该如此绵里藏针,她为什么脱口来上一句“你又不曾卖放了贼”?

    难道真如徐仅叟所言,她对抄检一事除了回避,还有某种微妙的心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