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繁荣收获期的前奏(1)(2/2)

    但是,俄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俄国文化文明发展的进步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尽管在某一历史时期,会出现反复甚至是暂时的倒退。在19世纪30年代初,俄国戏剧出现了新的现实主义的。

    此后出现了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年出生于莫斯科,他一生写有50多个剧本,是俄国最多产的剧作家之一,是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多批判黑暗的农奴制,代表作有《大雷雨》等。

    19世纪初俄罗斯戏剧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大量剧院的修建和优秀演员的出现。

    莫斯科早在19世纪初就建立了俄国国家剧院。1824年,这个剧院在莫斯科彼德洛夫广场重建,改名为“莫斯科小剧院”。在19世纪以及以后俄国社会文化发展中,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继莫斯科小剧院之后,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在1832年开放,成为俄国戏剧表演的又一重要中心。除了这些著名的剧院外,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沃罗涅什、喀山、奔萨、叶卡捷琳堡等地,还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剧团,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他们以献身艺术的崇高精神,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传播进步的戏剧文化。他们同样为俄国戏剧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著名的莫斯科小剧院是和俄国天才的表演艺术家赛普金、莫恰洛夫联系在一起的。米哈伊尔·赛普金,生于1788年,原是农奴,30岁后才获得解放。1805年开始演员生涯,1823年来到小剧院作演员,直到40年后离开人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莫斯科小剧院和他所热爱的现实主义的戏剧艺术。他在舞台上创造出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尖锐地揭露了的农奴制以及沙皇政府官吏的种种劣迹,鲜明地表现出了他的现实主义艺术观点。他强调,“艺术越接近自然就越崇高”;他还要求演员生活在群众之中,在实际生活中去理解和创造角色。他和俄国进步的文学家,如普希金、赫尔岑、果戈理、别林斯基等,有着亲密的交往。在他们的影响和支持下,米哈伊尔·赛普金将俄国戏剧表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赫尔岑所指出的那样,他创造了俄罗斯舞台上的真实,他是在舞台上第一个没有矫揉造作的人。别林斯基称赞他是一名“创造性的、天才的”艺术家,正是由于他出自“热情的天性”的自然表演,才使观众的心灵受到震动。

    帕维尔·莫恰洛夫生于1800年,他17岁时即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他与米哈伊尔·赛普金一样,为推动俄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莫恰洛夫强调戏剧表演的社会意义,认为演员的表演应该为人类、为真理、为幸福而斗争;同时应将自己的表演同反对暴政,反对,反对道德败坏,反对低级趣味结合起来。他是一名杰出的悲剧演员,他认为要胜任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心灵的深度和奔放的想像力”。他在自己的演出中,正是切实实践了这两点,所以在《强盗》、《阴谋与爱情》、《奥赛罗》、《理查德三世》、《哈姆雷特》等世界名剧中,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角色,为俄国的舞台艺术赢得了世界性的声樱别林斯基等评论家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演出给予哈姆雷特以莎士比亚原著本来的深刻意义,为俄国演员博得了把世界艺术典范传达给俄国人心灵的神圣权利。

    米哈伊尔·赛普金和帕维尔·莫恰洛夫不仅自己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而且还身体力行,悉心指导,培养了一批批著名的演员。19世纪上半期,俄国戏剧舞台上群星灿烂,涌现出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如利沃娃·西涅茨卡娅、奥尔洛娃、列平娜、日沃基尼、阿·b·萨马林、舒姆斯基、普罗夫·萨多夫斯基、薇拉·萨莫伊洛娃、亚历山大·马丁诺夫、瓦西里·萨莫伊洛夫等。他们不仅在俄国或其他各国的名剧中有精彩的表演,而且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俄国的戏剧表演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戏剧事业的发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