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1年11月至1962年上半年,不到半年时间里她就写了这两部剧本。本来还计划编写一部《南北喜相逢》,但因为她急于回美国照顾赖雅,没有写完就回去了。1962年上半年回美国之后才把剧本寄来。《南北一家亲》有当时香港南北共处的时代色彩,但重点仍是爱情喜剧。1962年10月上映,王天林导演,雷震和白露明主演。她的写作速度如此之快,而电懋公司却跟不上拍,所以从1961年开始,这个电影公司一直在忙着拍张爱玲的剧本。1963年10月,《小儿女》首映,仍由王天林导演,雷震与尤敏主演;1964年7月《一曲难忘》首映,钟启文导演,张扬和叶枫主演。同年9月的《南北喜相逢》,又由王天林导演,雷震与白露明主演。这些都是在张爱玲回美国后在香港以一年一部或两部的速度搬上银幕的。1961年前后她剧本创作跃上了最高峰,其轰动丝毫不亚于四十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张爱玲的文名在香港广为流传⑧。
在短短的时间内张爱玲一气写了这么多剧本(这里面《南北喜相逢》是在美国完成的),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产量之高,速度之快,真是惊人,但这些电影剧本只是供拍摄用的脚本,公开出版成书的很少,除了《情场如战场》、《小儿女》、《魂归离恨天》之外,其他剧本我们今天已不容易找到了。
照理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二、三个剧本应该是很忙碌的,但张爱玲好整以暇,竟然常抽时间旧地重游,重温做学生时的回忆。她重回到了中环一带学生时代进城常去小坐的青鸟咖啡馆,二十余年了,“青鸟咖啡馆还在,那低矮的小楼房倒没拆建大厦,一进门还是那熟悉的半环形玻璃柜台,但是没有‘司空’。我还不死心,又上楼去,楼上没去过,原来地方很大,整个楼面一大统间,黑洞洞的许多卡位,正是下午茶上座的时候。也并不是黑灯咖啡厅,不过老洋房光线不足,白天也没点灯。楼梯口有个小玻璃柜台,里面全是像蜡制的小蛋糕。半黑暗中人声嘈嘈,都是上海人在谈生意。虽然乡音盈耳,我顿时皇皇如丧家之犬,假装找人匆匆扫视了一下,赶紧下楼去了。”
⑨二十年前的旧地,港大依旧是港大,浅水湾仍然是浅水湾。虽然没有变化,但二十年后的感觉却大不相同,香港与台湾一样,成为她声誉最隆盛的地方。
她的世界不在中国大陆,也不在美国,而是在台湾,在香港。在中国大陆,她的政治身份已经被新时代所遗弃;在美国那里,她的中国情调趣味还不受赏识。只有在香港在台湾,她的政治身份,她的中国情趣,能引起共鸣。
然而香港与台湾一样,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依然陌生,在美国也是一样,游丝一缕来去无牵挂。所以虽然听到乡音,不仅没有惊喜,反而惶惶逃脱,这是没有家园没有精神家园的悲哀。自由,辛酸的自由,虽然她有这么高的声誉,她的内心依然是凄凉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