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之追求颇费周章--风雅艺术篇(4)
在唐代,佛教人士经常利用活动的纸人作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叫做“纸影演故事”。这可能也与影戏相关。进入宋代之后,皮影戏开始兴盛。在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了当时皮影戏的流行盛况。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赶上佳节,“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
元代之后,皮影戏曾一度繁荣。当时蒙古的军营中也玩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后来随着蒙古军事远征及海陆交往,皮影被带到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再后来,皮影又传入了东南亚各国。进入明代,各个地方的出现了大量的皮影班社,仅北京城就有四五十家。
皮影从18世纪中叶开始传入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倒了众多的国外戏迷,他们亲切叫它“中国影灯”。据史书记载,法国传教士于1767年将皮影戏引进法国,并在巴黎、马赛进行表演,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后来,法国人将皮影戏改造,形成了“法兰西灯影”。
从满清入关到清末这段时期内,皮影戏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无论是皮影制作工艺和演员的演技,还是流行地域的广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众多的官邸豪门或者乡绅大户,都把请名师制作皮影、保存精致的影箱、收养皮影班社作为有面子的事。在民间,皮影戏班多如牛毛,甚至在一个乡镇中可能有二三十个影班。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免不了要请皮影班参与表演。
但是清代后期,一些地方官府担心皮影戏的夜场容易引起聚众闹事,禁止表演皮影戏,甚至抓捕皮影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窘迫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现在,皮影戏又面临失传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