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个男人来结婚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张小娴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原来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环球周末工作室的麦麦指出,在保障个人的盾牌之下,人们实际上自我隔绝了起来——对其他人毫无感觉,只是过度关注自我及一些亲密关系(家庭已成为所有人的城堡)。

    工业化引发了一个基本问题,人的分离和异化。人的分工、隔离和孤立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用恩格斯的话说,“这种个人的隔离……是遍及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分裂成个体,每个人都由自己的原则引导,每个人都在追求他自己的目标。”现代社会甚至连核心家庭也已经全面削弱,它所剩下的繁衍子孙的功能也发挥得不怎么好;社会逐渐原子化,分裂成本质上不可沟通的专门化的碎片,人们变成了一群孤独的消费者形象,彼此缺乏交往,日常生活主要就意味着私人生活,而非公共生活。他们成了所谓的“孤独的权利持有人”,即人们虽然联合起来进行一些合作,却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由此看出,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于是我们比从前更孤独。

    不过,网络时代下,却是这样的状况,我们和身边的人距离更远了,和远方的人距离更近了。

    因为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和远方的距离近了。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傅玉辉就说得很贴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有地理空间上的距离,也有心理之间的距离。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地球越来越像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了。而互联网的出现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消弭地理空间的现实可能性。但是在数字化交往环境下,人与人的距离远近问题其实并不绝对。如果对于互联网能够很好的使用,的确可以起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功效,‘天下一家’的梦想在小小的地球上也可以实现。”

    优酷网ceo古永锵说:“网络由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人们由被动观看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一张张报纸向互联网靠拢,一个个静态跃成了动态。回顾这些年互联网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或许可以从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两方面考察,我记得有这样一个视频,一个男孩被提问sns上有多少好友,聊天工具上多少经常聊天的朋友,经常见面的、通信的好朋友有多少人……最后他发现,朋友虽然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在互联网的那一头,甚至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网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它从一种应用、一个工具,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不可或缺。”

    网络达人郁闷昊说:“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因为会有太多不知道在哪、不知道是谁的人愿意跟你成为朋友。”

    的确,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手机视频,就算隔着万千的距离,也可以看见对方的面容,听到对方的声音,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通过六度理论和无数的陌生人成为朋友。这点,的确是要感受高科技的魅力。

    可是,心与心的距离呢?并没有因为网络而增近距离。随你译网ceo孙慧嘉说:“我觉得与网络无关,与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有关。网络确实增强了大家联系的方式,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许并没有拉近。上次msn突然有问题之后,我突然开始反省现代通讯工具到底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拉远了大家的距离呢。平时觉得在msn上天天见的人,除了msn外,没有丝毫联系。甚至连电话都没存。”

    网友水女人说:“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各自固守的位置,不能逾矩和怀想。否则难过的多半是自己。”

    《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作者西门柳上说:“到底是近是远,取决的其实不是这是不是网络时代,取决的是人性。网络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具,那么自古以来我们对工具的运用都是这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总有人利用得好,总有人利用得不好。”

    综合这些观点,数字化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数字化对于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方面起的作用很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