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敢来你这了。带点东西给你们吧,又要叫我带回去,给点钱吧又不收,叫我这做姐姐的如何是好”
“又来了,我不是说了,你来玩、要空就来玩,我给你做好吃的。你看我家里缺什么,你空人来玩我就欢迎你,如果你下次再带东西过来我可不欢迎你了。”
小姨父已经去上班了,小姨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就带着母亲上街去逛一逛。不逛倒好,这一逛却花了小姨几百块了。小姨看母亲身上没有什么好衣服,加上人贫血一瘦,整个人就好像老太婆了。小姨就拉着母亲去镇上的服装店买了两套衣服,还给母亲买了双平底的黑色皮鞋。姐妹情深,姐妹懂得姐妹的心,如果父亲还在世上的话,母亲也没有必要吃那么大的苦、遭遇那么大的罪,小姨最了解母亲心里的苦楚。在父亲去世的那段日子,小姨跟母亲朝夕相伴,目的就是让母亲从那痛苦的人世离合中走出来,给母亲最大的心里帮助,无论心理上和物质上小姨都给了母亲最大的支持。现在母亲被生活压得那样,作为小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去看她了,她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姐姐,应该有空的时候去看看自己的姐姐,不过话说回来了,有两个孩子读书需要照应确实也走不开,再说去的话,母亲又不在家,在砖厂上工,晓强和晓凤能中午在小姨家搭伙就是对母亲很大的帮助,母亲心里总故意不去,给点伙食费吧又不要,这不有空来看看孩子和小姨他们,姐妹之间聊聊家常、相互安慰,就觉得心里温暖若干倍。
小姨和母亲逛得差不多了,她就带母亲去邮局找小姨父春明,因为到医院开药拿着男的医保卡给女的买药,这不就自露马脚了,所以让小姨父到医院医生那开点贫血药,说他自己贫血,买了药再给母亲即可。这样的事,说是讨便宜吧,人家都这么做,何况母亲还第一次了解这样的事。买药能省钱对农村人那将是莫大的喜事,但农村还没有普及,听说要搞什么农村合作医疗,还没开始,母亲心里也在盼望这一天早点到来,那样受益的将是自己。
小姨父抽空就和小姨陪母亲去了趟医院,小姨父跟医院的医生好像有点熟,一说开点贫血的药,那医生马上就开了出来,也是那些药像复合维生素、富血铁片、维血冲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这些也是常规贫血药,一般效果都还可以,小姨父给母亲买了2个疗程,如果需要巩固的话,再上来找他帮买。事情搞定了,小姨父又去上班了,小姨就陪母亲一起回她家,在路上就有牌友约小姨去打牌,都被小姨婉言拒绝了。
回到小姨家后,母亲拿起自行车就准备回家,小姨就叫母亲再坐一坐,母亲怎么也坐不住。
“树芬,我先回去了,家里绳上晒了被子和衣服的,要回家收拾收拾。”
“好,你要回,我也不留你,砖厂一有放假的时间就来这里玩玩。”
“我都不敢来了。来了你就那么破费,又是帮我买衣服又是帮我买药的,我还是丢400块钱给你吧,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
“姐姐。你又来让我跟你急是吧把钱拿着,你的钱不容易,你呀,别太节省,也给晓强和晓凤补补身子。”小姨又把钱塞进了母亲的裤子口袋里。母亲拿起自行车要溜,被小姨一把拽住。
“姐姐,你等等,把这箱苹果带回去给晓强他们吃,还有你买的也带回去,哦,对了,还有这鱼跟肉也带回去,晚上回家吃,要不然隔天了就不好吃了。”
“树芬。就让我走吧,这么多东西我不好拿。”
“姐姐,要不我跟给你送回去。”
“不用了,你还有你的事。”
“嗨,路上都有人约我打牌,我都偶尔打一次两次的,一打就输钱,所以他们都喜欢邀我打。”
小姨一边说着,一边拿塑胶绳子将一箱苹果绑在了母亲自行车的后座上,又用两个塑胶方便袋分别将鱼肉放一个袋子。将母亲买的水果放一个袋子,刚好挂在车龙头前面的篓子里。小姨给母亲买的衣服和鞋子另外装了个背包,就挂在车龙头上。小姨笑嘻嘻地帮母亲弄好绑好就不留母亲了。母亲空空的来妹妹家,没想到自己却满载而归。车上都挂满了东西。趁着午后暖暖的一路阳光,母亲心里挺开心的,这人天天上班的话神经都是绷着的,确实应该一个礼拜休息一天,那样才能把下个礼拜的事做好。母亲在回家的路上有了一个想法,希望砖厂能够一个星期休息一天。如果工人一直疲惫地作业的话,那有可能会出现意外。城里上班的人都一个礼拜休息一天,母亲总能有些先进的主意,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老板会不会同意。想法归想法,暂先搁一搁,母亲骑着车很轻快地就到了家,这也许是因为心情的缘故吧
母亲先到大搜家去了一趟约大婶他们今晚来晓刚家吃晚饭,大婶也爽快地答应了。此时的太阳已经西斜,阳光已经没有那么强烈,柔和而慈爱,倦鸟被召唤回家,风也被召唤回家了,天边的彩霞被柔和的阳光衬托得更加的光彩四溢,好像被镶嵌了金边一般,不过很快就像变魔术般地由大变小,再就变到天空的大布袋里消失了。田野和屋舍都要徐徐拉起的夜幕所充满,将要添一件夜的衣裳,这份安谧和甜柔输属于这个宁静的村庄的,属于劳作的劳苦人们。
母亲回家就急忙把被子收回家并把床铺整理好,紧接着就忙碌晚饭,晓强他们不久也就放学了,母亲叫晓强帮忙生火,晓凤写作业去了,母亲还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苹果。晓强和晓凤又一次意外,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早上上学母亲给他俩零花钱,现在又给他们发苹果,晓强和晓凤的心里也欢喜得不得了,母亲告诉他俩大婶他们等会来一起吃晚饭,晓强和晓凤听了也很开心,心情自然被母亲给渲染得像盛开的花一样。
天色将黑,大婶和大伯及晓兰来到晓刚家。大婶未见其人却先闻其声。
“树珍,我们来了,不用你请就到了呀”大婶爽朗地道,她走进厨房看母亲还在忙活。
“大婶,你们到家里先坐,马上就好了。”
“你不用忙那么多呀,晚上吃了就睡觉了,你看我胖得走路都有点费劲,好在住平房,如果住楼房爬楼梯就要命了。”
“还是你有福气呀,我想胖就胖不起来。”
“你呀,思想负担和生活压力太大,我啥心思都没有,管他呢,天又不会塌下来。”
大婶就是那样,她就是一副开朗的心态。晓兰和晓凤像两只相遇的小鸟,碰到一起叽叽喳喳个没完没了,她俩都是女孩子,她俩就是有那么多的小秘密。大伯见到了晓强的笛子放在条台上,他就随手拿起把玩起来,凭着小时候的印象,他也把我爱北京给倒摸出来了。
晓强听到那笛声赶忙从厨房灶台后面跳到家里,以为家里来了什么不速之客,但脚步一落到家里就呆了,原来是大伯在吹。大伯一副专注的样子吹得有模有样,晓强没有打搅大伯,而是依偎在门口,晓凤和晓兰看大伯吹笛子也不敢打搅就到房间里谈笑。大伯一曲终了,放下笛子一眼看到晓强在门口听得入神。感觉自己有些班门弄斧的意味,立马示意晓强过来表演一番,而且晓强也答应大伯要给他吹笛子的。
“晓强,你来给大伯露一手。”大伯把笛子递给晓强。
“好的。大伯你那我爱北京吹得不错呀,我还以为是谁吹的呢”
“呵呵,大伯献丑了,还是在年轻时候学的,那谱子也差不多忘了。还是凭着感觉把它给倒摸出来的,那时候到处都在传唱的歌曲,像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最亲、的光辉,哎呀太多了,歌颂的歌太多了,我也记不得了,说也说不清。就是我们的领袖,我们早上起来就要背语录,人手一册,现在的人都把的恩情给忘了。只有用人民币的时候还能看到的头像,唱歌的都去唱什么流行歌曲了,什么爱呀爱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大伯,我就给你吹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最亲怎样”
“好呀,这我喜欢。”
晓强很流畅地就吹完了两首歌颂的曲子,大伯感觉意犹未尽还要晓强再吹吹其他歌颂的曲子,晓强就叫大伯哼哼,过了一会儿晓强就能在笛子上排出来,大伯感觉有点神。怎么自己一哼晓强就能吹,肯定是晓强有音乐的天赋。这一点让大伯不得不佩服,在老李家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音乐天才,也许就要出一位音乐的天才。过年那段时间听晓强吹什么妆台秋思也是从广播上听来的,这还了得,那还不是要成就一位笛子神童了,大伯见晓强有这本事很开心,晓凤和晓兰也从房间来到堂屋里看晓强吹笛子,她们也听得很入神。感觉也被笛子声音带进了美好的异域世界,心领神受的乐园。
这家里有孩子就热闹,也没有几个菜,母亲也折腾了大半天了,晓强去吹笛子了,大婶就帮忙生火。
“树珍,你家晓强还真有本事,他笛子吹得很好呀,也好听。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听的的歌呀”
“大婶,他就读书没本事,从来回家都不喜欢做作业,捞鱼摸虾他是头等,要是把那份心思用到学习上,我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好。说来也怪,他不怎么做作业,考试成绩也还可以,中上游呢。”
“我看,他有音乐天赋,将来指不定还要靠这个吃饭呢。”
“看他自己的造化,我也这么点能耐了,他读得上借债给他读,读不上也不怨我。”
“我家晓明也是的,我早就跟他说了,他读得上大学,我们全力以赴供他,他考不上就让他回来种地。呵呵,他害怕种地,一听这个就好像大脑受到刺激一样,所以他拼命读,成绩呀扶摇直上,连老师都不敢相信。”
“大婶,还真有你的,你这方法还挺好的,改天我也这样跟晓强说说,压力还成了动力了呢。好了,大婶出来吧,准备开饭了。”
大婶将碗筷调羹拿到家里,大声宣布开饭的口令。晓强也放下了手中的笛子,晓凤和晓兰赶紧找个座位坐一起,她俩做什么都要粘在一起。大伯来时从家里带了点口子酒,他这晚上一定要喝点酒的,几十年如一日,不喝的话他这觉就难睡。
母亲做菜的口感也很好,虽然是家常便饭,但吃起来挺有味道,母亲炒肉片很嫩很香,因为母亲先把肉切片放在碗里调了点生粉、生抽、少许的醋、少许的盐,等锅烧得很热放油一爆炒,真的很嫩很有口感。这晚,母亲做了青椒炒肉片、洋葱炒鸡蛋、红烧鲫鱼、大蒜炒肉丝、糖醋藕片、红烧香芋,最后一道就是青菜清汤,米饭也是用大铁锅做的,很香,有锅巴,晓强最喜欢吃锅巴,嚼起来带劲,还能锻炼牙齿。母亲见大伯自己带酒过来,有点内疚自己忘了在街上买瓶酒回来。
“大伯,不好意思,我都忘了在街上带瓶酒回来给你。”母亲向大伯打声招呼。
“没事。我家里不会断酒的,再说你家没有人喝就岂不浪费。”大伯不介意。
“树珍,别管他,我们吃饭。让他一个人咪酒。”大婶叫别管大伯。让大伯自己一个人吃酒。
“晓兰,自己喜欢吃什么就自己夹呀二婶这里跟你家里一样,你跟晓凤妹妹一样自己随便啊”母亲叫晓兰别那么拘谨。
“谢谢,二婶,你做的菜很好吃”晓兰也夸母亲做的菜。
就在大家都动筷子吃饭的当口。院子里有个声音在叫着母亲的名字。是母亲的工友王三来访,他将自行车在远离停稳,随手从车龙头那拿下两个包装精美盒子往堂屋里来。
“树珍,在家吗”
母亲听出了王三的声音,刚要动筷夹菜,赶忙放下筷子和碗来门口接王三。真的不速之客,不请自来,大伯、大婶、晓强和晓凤都认识这位王三。大伯觉得一起喝酒的人有了。
母亲赶忙问王三:“你怎么来了吃饭了吗”
王三挠了挠头:“听砖厂的老板娘说你请假了,是贫血,昨晚没空。所以今晚赶过来看望你”
“坐下来吃饭吧”母亲把王三拉到晓强那板凳那,母亲去厨房给王三盛饭、拿碗筷。大伯给王三倒了一杯酒。
“唉”王三诺了一声,把手里的礼品盒放到条台上,他的确没有吃饭,提前跟老板娘打了招呼收工的。
母亲将饭端了过来给了王三,大伯他们都不动筷,都在看着王三,弄得王三很紧张似的。
“王兄弟,你吃饭吧,难得你那么有心来看我二婶。”大婶客气地给王三打招呼。
“来。王兄弟,我来敬你一杯。”
“好,不过我酒量不大,我就喝两小杯吧。”
“随意。不强求你,我也记得你和你们厂的另外一个兄弟去年那次来给我家二婶收庄稼,你人好。”
“大伯,你记性真好。那次,最后一天晚上我喝醉了,在路上骑车摔了好几跤。后来是我那来发兄弟跟我推车回家的。”
“王三,你别顾着说话,赶紧吃饭呀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夹”母亲招呼王三道。
“唉,你们大家也吃呀呵呵,我来得还真是时候呢”
“这说明你有口福呀,我二婶做菜很有水准呀你看这肉丝炒得很嫩、很有口感,叫我的就炒不出来。”大伯插话。
“那是。”王三附和。
王三吃了一碗饭有点不好意思,母亲又给他添了一碗饭,他干体力活的,母亲知道他的辛苦程度。晓强老是侧过脸看看王三叔叔,好像他似曾在自己梦中出现过,但一切都是那么的微妙,晓强不再对王三叔叔那么反感,也许是受了晓刚哥哥来信说的话的影响,母亲一个人挑着家里的担子有点重,母亲需要有个人跟她共同撑起这个家。晓凤吃着碗里的饭,本来和晓兰有说有笑的,但对王三叔叔的突然来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一声不吭地吃着饭,也时不时借着夹菜的当口看看王三叔叔,她不敢跟王三叔叔对视,总是很快地一瞥就马上将脸埋在碗里一样,快速地吃着饭,吃完了就和晓兰去外边做游戏了。
晓强吃完了饭说要去看书,大伯请他给王三叔叔吹首曲子,无奈只好埋头答应了,也许那份复杂的感情在年轻孩子的身上也能展露出来,晓强吹了首沉重红楼梦主题的曲子枉凝楣,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那拍成的电视剧早就热播过,这首曲子也是经典,经过晓强演绎出来别有一番情境,晓强也不知道那里来的灵感,居然毫无缺陷地完美表达出来了,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鼓起了掌上,晓强的眼里其实是有点泪水噙在里面,他强忍着将曲子吹完了,才去厨房用毛巾擦拭了那无形中从心头升起的淡淡忧伤。
大人们也吃完了,大婶帮忙把饭桌上的剩菜、碗筷都收拾到厨房,母亲给大伯和王三沏了绿茶,王三说天黑了要赶紧回去。母亲要王三把东西带回去,就和王三相互推托了好一会,其实,那都是王三的心意,他给母亲买的红桃k口服液及氨基酸口服液也都是补血补气的。
“大伯,大婶,树珍,我先回去了,这晚饭一吃,天也黑下来了。”王三执意要走。
“王兄弟就别走了,天这么黑了,骑车撞树上还不知道呢。”大伯劝王三别走。
“金全,你说啥呢,你跟晓兰也给我回去。”大婶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道理,所以她马上封住大伯的口。
“没事,这么点路,闭上眼睛也能踩到家。”王三已经把自行车从院子里往外推。
“王三,你等等。”母亲飞快地到家里把手电筒拿出来递给王三。然后,母亲又把王三送出院墙外并嘱托王三道:“晚上,慢点骑,把这手电筒带上。谢谢你来看我,让你破费了。”
“树珍,你回啊,我走了,保重身体。”王三说着就蹬上自行车往村口的大路骑去。
王三回去了,大婶也帮母亲将锅碗收拾干净,觉着天色不早就跟大伯和晓兰跟母亲道别,大伯还把自己没有喝完的口子酒带回去,那可是他的最爱呀夜幕降临,今晚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但母亲的心空却升起了明亮的月亮,是那样的温馨。孩子晓强和晓凤也洗刷准备睡觉,万家灯火熄灭的时候便是走近梦的乡田。两天病假就这么圆满落幕,她明天要去砖厂上工的,母亲也踏上了梦途。这正是:姐妹情深深似海,空来探看归满载。不速之客算王三,枉凝楣曲略带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