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青春的脚步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十四章.开学前后(2/2)

    “娘,你辛苦了,孩儿怎么也报答不完你的大爱”

    “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孩子等你到了娘这份上你自然会明白的。好了,早点休息吧。娘还越扯越带劲了。”

    “嗯,娘早点睡觉啊”

    晓刚倒了洗脚水,将厨房的灯拧灭了。回到西房跟晓强睡去了。躺下去,晓刚还一时睡不着,脑海里总是想着母亲刚才的话,那些话好有价值、好有启发。其实,母亲还真是第一次跟晓刚谈这些关于社会、人生、处事之类的问题,在晓刚的脑海中这些重要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父亲给点引导,随着自己的成长,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之后会思考这些问题的。晓刚感觉母亲最大的成功在于她的坚强、善良、平和,晓刚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上弦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好像是夜的守望者,风平了、夜静了,狗的吠叫声也悄悄隐退。巷子里也静得一塌糊涂,这是上天赐福每个子民最酣畅安逸的时刻,让心灵在此刻休憩。晓凤睡觉的磨牙声也没能打破母亲香甜的梦,母亲太疲惫了。她躺下去没几分钟就酣然入睡了。晓强睡得早点,晓刚也是在思考中恍然入睡。

    正月十二了,母亲一大早就去上班了,她临走的时候叫晓刚去街上买票顺便买点菜回来。晓刚也明白母亲的意思,吃了早饭就骑着晓强平日里骑的自行车上街去预订一张正月十三到苏州的汽车票。

    那熟悉的路程。就是闭起眼睛都能骑上街再骑回来。晓刚读书时也是一直骑自行车,所以对于自行车,晓刚是有丰富感情的,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春夏秋冬,自行车都会载着自己穿越那段不寻常的日子。自行车也是全体中国人的一个情结,末代皇帝溥仪看到紫禁城外面人骑的自行车而好奇,他请宫里的人为他弄了一辆,为了学会骑自行车,他把宫门的门槛锯掉了,这是惹坏了溥仪的额娘。老祖宗的根基都敢动,殊不知他这一动就是动的自己的根基,最后被灰溜溜地赶出了紫禁城。这是一个闲谈罢了,自行车与溥仪下台不产生任何直接的联系。

    晓刚家买第一辆自行车的时候还是父亲托人弄的一辆永久牌28型的自行车,当父亲骑到家的时候,晓刚和弟妹都好兴奋,这可是家里上档次的物件,黑白电视也开始有人家买了,万元户可是响当当的富有阶层。在家里父亲是第一个会骑自行车的,那时父亲用得最多。他要骑车去远的地方做木匠活,也是靠着父亲的木匠手艺养活了一家人,睹物思人,晓刚在内心里很钦佩自己的父亲。也有那辆自行车的情结在里面。当初村里也有小学和初中,后来合并到镇上了,晓刚他们小的时候都是在村里读的书,学自行车也是等父亲闲下来的时候才可以打点擦边球。晓刚很喜欢自行车,一来可以作代步工具;二来可以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家里有弟妹。晓刚学会了就给弟妹学了,那时晓强和晓凤小,晓强骑车没少摔跤。等晓凤学自行车的时候,因为晓凤胆小,晓刚就用根扁担绑在后座上,用手扶住扁担,晓凤在晓刚哥哥的帮助和呵护下没怎么摔跤就学会了,这也是晓凤的福气,有这么好的大哥哥是她的骄傲,所以每次晓凤学车都是很开心的,她笑得好灿烂。这些回忆永远是那么的美好,永远是最有意义的回忆。

    晓刚到老地方买了骑车票,骑着自行车胡思乱想地往回骑,骑了一小半感觉不对了,想起了母亲今早去上班时交代自己的事,马上、立刻调转自行车的车头,回镇上的菜市场买点荤菜,农村人嘛,上街买菜就是买点荤菜,蔬菜家里的院子里有,什么季节种什么蔬菜,所以也就不存在吃不上时新的蔬菜。晓刚买了半斤牛肉、一斤瘦肉、一斤鲫鱼,顺便买了点生姜、葱、红辣椒、八角,这些调料做菜要用的。要说做菜的话,晓刚也是从母亲那学了一点家常菜的做法,其他的菜也许只有饱口福到酒店去尝了。还好,那次在苏州做家教的时候,亮亮的妈妈要自己露两手,其实一手都露不出的,自己也是凭感觉瞎做的,也许是亮亮他们吃惯的苏州风味,当一尝其他的风味时,一种味觉征服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人类喜欢新奇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回到家了以后,时间也上午十点了,放假了人也懒了,睡个懒觉,早饭吃完了忙午饭感觉刚刚好。倒是晓强从来不喜欢睡懒觉的,他最喜欢的就是玩,一般都是玩得忘记回家的,老是被晓刚或母亲叫唤回来的,他在他同龄人中是最调皮的一个,但,他也不瞎皮,他是头头,他很仗义和打抱不平,伙伴中有点小矛盾都是找他解决的。农村孩子会玩的他都会玩,他会玩的农村孩子不一定都会玩。这就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晓强弟弟。

    晓刚做好饭和晓凤在家里先吃的,用不着再像小时候那样整个村子找,人大了晓强饿了他自己会回来吃饭的。这一招挺管用。这也是一种管理哲学,在适度的空间里,员工自我约束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比企业制度的高压管理更有效。晓刚也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样的管理书籍而懂得的管理思想,其实。管理是很有学问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是灵魂。晓刚感觉自己的母亲也懂了一些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那是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能叫母亲谈管理思想和理念她说不上来,但实实在在的管理她是懂了一些。晓刚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将学到的一些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在思想里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晓刚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读书的目的,那是要回到生活中,哪怕一个普通的工作都是发挥力量的所在,人只有扎进具体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去做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弱点,此时此刻晓刚已经看穿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晓刚为自己三年后大学毕业要遇到的问题寻到了答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晓刚还是蛮感性的一个人。但也带一点理性,学文科的人天生就是想得比行要多的那种,往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被他们想象太简单了,结果好多都是一败涂地,文的文不好,武的又武不好,文科生面临着好多的尴尬。晓刚也不敢再深入地思考下去,将来的事还是留待将来再说。今生只待今生花,莫待他日无期日。毕竟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晓刚将那些不开心的都抛却掉。唯有心头常常记念和无法释怀的就是娟子,也不知道她现在的状况如何更不知道她手术的结果如何晓刚希望早点赶到学校,那样的话也许可以早点知晓答案,也许娟还在医院。晓刚不敢瞎乱猜测。

    晚上母亲回来之前,晓刚照着人之常情要去大伯家、三叔家和四叔那打声招呼,这也是作为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和最起码的礼道。晓刚在这些问题上并不含糊,作为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李家的一种光荣,晓刚也绝不会做对不起李家人的事。晓刚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是个很成熟的男子汉了,但还得经受社会的历练,到那时才能算真的汉子。

    晓刚先去大伯家,晓凤也跟着晓刚哥哥一起去了。大婶正在厨房做晚饭,大伯已经做生意回来,在东房间抽着烟看电视。晓明和晓兰在西房间争电视看。晓刚先去厨房跟大婶打招呼,晓凤去屋里找晓兰了。

    “大婶,做晚饭呀”

    “哎呀,是大侄子晓刚呀在大婶这吃晚饭吧”

    “大婶,我明天要去开学了,特意来给你们道别,家里母亲有什么难处,希望大婶你们帮一帮”

    “这个你不说,大婶、大伯也要去帮忙呀只要看得起大婶,大婶没得说。就在大婶这吃晚饭吧,大婶也没什么招待的,好不好”大婶拉着晓刚的手,极力挽留晓刚在她家吃晚饭。

    “不了,大婶,我还要去给三叔他们还有四叔打招呼呢”

    “哦,那大婶就不留了。”

    “大伯呢”

    “在家里的。”

    晓刚跑进堂屋,连续叫了几声大伯,大伯知道是晓刚的声音连忙从东房间走了出来。

    “哎呀,晓刚侄子,你怎么来了”

    “大伯,我刚才也跟大婶说了,我明天要去学校开学了,所以过来跟你们打个招呼。”

    “哦,好的。在这里吃晚饭吧,你大婶已经做了。”

    “不了,我还要去跟三叔和四叔说声。”

    “去吧,大伯不留了。好好用功读书,家里的事你就别放在心上。”

    “嗯,谢谢大伯。晓凤,我们走了。”

    “唉,我来了。”晓凤蹦蹦跳跳像个兔子似的,从西房间出来,晓明和晓兰还在看电视,晓刚就没进去了,拉着晓凤的手去三叔家。

    三叔家在村子的后头,要走上十几分钟的光景。那熟悉的砖头铺成的巷子,两边整齐成排的老房子,一切在脑海里都是那么深刻。

    “三婶,在家吗”晓凤未到三叔家的时候。就在院外囔囔了。当晓刚和晓凤来到三叔家的时候,三叔他们正在吃晚饭,而且三叔正和四叔喝着酒。

    “哟,二婶家的小公主来啦”三婶对晓凤和晓刚的到来有点吃惊。

    “哎呀。晓刚也来了,坐坐坐,一起吃晚饭。”三叔从凳子上起身走过来邀请晓刚和晓凤一起吃晚饭。

    “三叔,你们吃呀我来像你们说声,我明天去开学了。”

    “好的。明天开学跟在这吃晚饭一点都不矛盾呀,坐下来吧”四叔急着抢话。

    “我娘还不知道我们出来,家里的晚饭还没有弄呢”

    “晓刚,吃晚饭这么点事都做不了主,我们是你叔叔、婶婶呀你不吃,我用酒灌你”四叔这人不喜欢别人跟他呛着干。

    晓刚觉得四叔的话说得有点严重,但不敢让他们不高兴,既然叔叔叫坐下来吃放,那就欣然领受就行了。晓刚和晓凤就坐下来吃饭了。三婶去叫母亲过来一道吃晚饭去了。晓刚和晓凤吃了几口饭就听到母亲和三婶、晓强的说话声音。

    “哎呀,晓凤。你跑到三婶家来混饭吃的”母亲走进三叔家里先跟晓凤说了句。母亲还跟三叔和四叔打了招呼。

    “娘,晓强哥哥你们都来了。我和晓刚哥哥一起来的。”晓凤要去拉母亲,还没等母亲落座,三婶就盛好饭过来了。

    本来冷清的饭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一会儿谈谈这,一会儿谈谈那。不过,谈晓刚的事多点,因为这也是晓刚来的目的和主题。三婶他们还会开晓刚的玩笑,要晓刚下学期把女朋友带回来给大家看看,说得晓刚脸都红了。四叔就说晓刚已经谈对象了,还是母亲打了圆场就说晓刚是有女朋友了,该带的时候就一定带回来给大家看。

    饭也吃了,话也聊得差不多了。天色也黑将下来了。三婶要去拿手电给晓刚他们,然而母亲已经带了手电。晓强接过母亲手中的电筒走在最前面,母亲搀着晓凤,晓刚走在最后面。回到家中以后,晓刚忙着整理自己的行李,晓强和晓凤也要过来帮晓刚整理。晓刚也舍不得弟妹,但学业是不能耽搁的,该走的时候一定要走。母亲也没闲着,在锅里煮了茶叶蛋给晓刚路上吃,母亲还将晓刚开学的钱装在一个布袋子里,可以贴身束在腰前。对于晓刚来说就害怕带那么多的现金,就是在路上瞌睡了也不敢深深地睡着了,总是在将梦将醒之间。晓刚好快就将自己的行李包搞定了,母亲也刚过来将钱袋子交给晓刚,结果钱袋,晓刚感觉沉甸甸的,那是母亲的血汗钱,伟大的母亲总是这样舍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们,她平凡而伟大

    晚上睡觉弟妹都挤过来,兄妹三个一起睡在西房里。弟妹叽叽喳喳个没完,这陈芝麻绿豆什么的都被从记忆里挖了出来,晓刚也被带回到了从前的时光。就在那从前的时光里,晓刚和弟妹开心地睡着了。

    晓刚第二个大学开学的日子就这么一睁眼就来到了,寒假二十来天的时间就这么快过去了。弟妹要正月十六才开学,晓刚到了学校,报个到,领了书上一天课就元宵节了。晓刚也很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开学的日子见到娟。那份思念太久远了,好像隔了数个世纪,晓刚都不知道自己见了娟会说什么,心里一片空荡荡的感觉。

    母亲早早地起床了,为晓刚准备了早饭和路上吃的东西。弟妹也许是因为睡得晚了,还没醒,晓刚也不去打搅弟妹。匆匆地吃了面饼、喝了两碗稀饭。母亲也吃了早饭,她顺便送晓刚,然后就去上班。这样岂不两全其美,一点都不耽搁。晓刚的行李也不多,就两个包,一个可以背在身上,一个可以拎在手上。

    晓刚推着母亲的自行车出了家门,母亲将院子的们拉上,她手里提着晓刚的包,晓刚跨上自行车驼自己的母亲,晓刚感觉自己的母亲在自行车上也没有什么分量,一点感觉也没有,真的母亲太轻了,母亲瘦了,晓刚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得太多了。还是这条路。还是这个时间,晓刚的脑海里清楚地记着,当然还有母亲、亲戚、村长和左邻右舍的期望,晓刚的心里也在承受着很多的东西。但这些都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时刻激励着晓刚努力向前。

    到了街上的时候,天色大亮,日头从地平线上探出了半个脑袋。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到了车站差不多六点十几分的样子。车上也有人上了。母亲将两个包给了晓刚后,推着自行车出了车站。晓刚和母亲挥了挥手,看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波涛暗暗地涌动。

    车子启动,一路无语,下午三四点才到苏州汽车北站,再转8路车到苏大校门都下午五点来钟了,疲惫地拖着身子来到宿舍时,舍友都不再,可能都去吃晚饭了。晓刚先将自己的行李放下在床上。到洗涮间将自己饭盒洗了洗,就去吃饭先,肚子饿极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抛开,等吃饱了再去思考吧。

    晓刚回到宿舍时,其他的舍友已经上来了几个,有舍长,旺旺、小郭,他们正在谈论过年的乐事,晓刚与他们一一寒暄。旺旺帮晓刚把课本带回了宿舍。就在晓刚的书架那。他们上午就来了,下午发的书,班主任上官还进行了点名,其实。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赶得来,她进行了新年的祝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请旺旺公布了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名单,晓刚也在其中。

    获得奖学金对晓刚来说是个好消息,503宿舍就旺旺和晓刚获得了奖学金。舍长提议旺旺和晓刚请客。旺旺和晓刚欣然答应,晓刚在自己的书架那打量了一下这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有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一、外国文学史、英语精读2、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概论、体育。又是新的六门课程外加一个体育,晓刚最害怕上体育课,因为他对体育不怎么感兴趣,但达标的时候,体育老师也不含糊呀其他的课程晓刚都不害怕,都是属于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的课程,将历史与作品串在一起,那样学起来的话思路更加清晰。

    其他同学也陆续到了宿舍,牛剑、杨剑和关敏三人一路说笑上来、陈宏和唐峰在后面上来的,大家相互乐呵呵地,将过年的喜气也带到了宿舍中来,大家彼此纷纷将自己从家里带的小食都拿出来放到宿舍的桌子上,大家一起分享那份惬意和快乐,牛剑提议打牌,打80分过关,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来着牌,勤快的陈宏还去为大家打了开水。

    这份同学间的快乐是用金钱都买不来的,只有大家一同相遇之后才有可能有这份快乐,这就是缘分。晓刚也跟大家一起聊天、嗑瓜子、喝开水、吃奶糖。这第二学期开学后,同学之间已经不存在什么隔阂,不像第一学期那么陌生,甚至说话还很谨慎,现在说话的话很自然,也很随便,甚至开些玩笑、讲些笑话热闹得大家拍胸顿足,笑不可仰。也许,这开学的第一天还是个放松的日子,那正常化的学习生活就要开始,但在牛剑他们眼里,学习与娱乐还是一回事,他一来就先把欠关敏的钱给还了。打了几圈扑克,他们感到没劲,倾巢出动去打游戏了,不过在旺旺的号召下,大家还是在苏大北校门关门之前回来了,仅仅调动了一下情绪罢了。

    晓刚感觉自己着实很累,和舍长下去打了开水上来洗涮早点躺到床上。舍长还是喜欢拿出他的收音机挂在耳朵上听一会儿广播,都吃了那么多零食,旺旺的消化能力特强,他又去买方便面泡来吃,引得宿舍里满是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的味道,杨剑直流口水要旺旺喂他两口,旺旺说杨剑恶心,气得杨剑和牛剑也去买方便面来泡,这下可好,宿舍里呼啦啦、呼啦啦的吃面声很有意思,晓刚根本也睡不着,他们吃完了,又吹起了牛皮,直到宿舍的灯熄灭了还能听到他们吹嘘声。

    管他呢,该睡的时候一定要睡了,他们有劲就让他们去侃吧。梦在回时的家中,梦在来时的路上,一切都在晓刚的梦里缠绕,晓刚竟然忘却了娟,可能是因为太累的缘故,时间冲淡了一些儿东西,但这份感情才刚刚开始怎么会被冲淡呢分别不久但感觉是很久,晓刚的梦断断续续地,直到梦的脚步悄悄离开,晓刚沉沉地和整个宿舍的同学一起酣然入睡。

    这正是:梦里依稀回家路,梦里又有来时步。玩转假期一晃间,开学重逢道祝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