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青春的脚步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十五章.大年三十
    晓刚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在家里忙碌着过年的事情,她并没有责骂晓刚昨晚去同学家没有回的事,而是关切地问晓刚昨天一些事情,晓刚想起了卖猪的事将两头猪的重量和钱都报告了母亲,还将买了年货、永生送鱼的事都跟母亲讲了。母亲了解了后就去忙她的了,她今天开始放假,要到年初五上班。晓刚想起了写春联的事,他还答应帮大婶家写春联的,所以不敢懈怠,马上拿出笔墨和红纸在堂屋的四仙桌上写起来。他写了“花开富贵春,竹报平安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国泰民安五谷丰,家和业兴六畜旺”、“年年有余花开早,岁岁吉祥春来报”,由于好久没有舞文弄墨了,一开始拿起毛笔手有些颤抖,藏锋、露锋、转折、起笔、落笔的技巧都忘了,第一个“花开富贵”的“花”字就没有写好,晓刚觉得自己的毛笔字太生疏了,为了安全起见,先从家里找了几张草稿纸,先热一下身,找回曾经挥洒的感觉,随兴而发地自由书写反而更能找到感觉,所有的意念都集中到右手的手腕上,抓在手中的毛笔怎样运作全靠意念和兴致了。晓刚不再犹豫,在草稿纸上试了几个字立即进入状态,所谓一挥而就、一步到位,无论是字的轮廓、笔锋还是字的间架结构都看上去非常的舒服,那幅花开富贵的对联就留给自家了。

    晓刚将写好的对联放在地上阴干,晓刚写了两幅的时候,大婶派晓明给送红纸来了,因为她怕晓刚买的红纸不够用,还是大婶想事情周到。晓明将红纸送给晓刚放在了晓刚写对联那桌子旁的凳子上,由于他对书法不感兴趣,他看了看地上晓刚写好的对联,也并不做任何的评价,他只是抿笑,然后就找晓强玩了。

    晓刚写的对联,一幅比一幅好,真有渐入佳境的感觉,这手感也特别好,起承转换也非常的自然,晓刚写的字体是颜真卿的颜体,但里面也有柳公权的柳体的味道,总体看来还是工整、得体、大方。因为从小喜欢书法,晓刚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基础的,再加上自己平时也会买一些好的书法字帖读贴、摹贴,虽然不能有所造诣或者梦想成为书法家,但还是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耐心,更可以将躁动的心平静下来。晓刚还将一些小的字幅一并,比如“对我生财”、“猪养千金、肥挑万担”、“开门大吉”等。

    晓刚写到一大半的时候没有墨水了,就叫晓强去村里王之永开的个体商店里买瓶墨水,正好晓强和晓明也可以趁机溜达一下,不过晓刚还是嘱咐晓强快去快回,因为他等着用。母亲忙碌着年夜饭,一年中最丰盛的佳肴。晓凤被母亲派去叫四叔来自家吃年夜饭,四叔一个人还没有娶媳妇,住在自己地基上搭的毛坯单房里,他也在地基上备了一些盖房用的材料,这几年他一直在外面跟三叔一起搞建筑,过了年他暂不打算出去,想自己再请几个泥水匠师傅一起将自己的房子盖起来,一来可以改变自己的面貌、二来也是为了能够娶到媳妇。晓刚在家等晓强等急了,这时晓凤和四叔先回来了,晓凤又玩去了,四叔一走进屋里,看到地上摆着刚写好的对联,尽管还没有风干,他好像一个行家,他对晓刚写好的对联啧啧称赞,但还是对晓刚提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是完美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晓刚也有好长时间没有握毛笔了,晓刚虚心地跟四叔聊了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问题,聊着聊着都忘了没写完的对联,晓强和晓明打闹着从外面跑回来,晓明还在后面追着晓强,可能他们是在嬉闹,晓强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将墨水放在桌上,晓明从后面也追到了屋里来,晓强拽住四叔,晓明刚要抓到晓强被四叔制止了他们的打闹。

    晓刚并不理会晓强他们的嬉闹,抓紧时间,继续将剩下的对联全部写完,不写不知道,这堂屋里摆得满满当当,晓刚本想将写好的对联拿到院子里晒一下,因为外面有风,所以还是摆在家里阴干。晓明等不及了,他将已经干的对联拿了三副以及一些小的字幅也拿了一些,他回家去了。晓刚也要为自家大大小小的门张贴对联,晓强刚好做帮手,和了一些面糊,晓强帮忙将面糊刷到对联的背面,晓刚就负责张贴。等所有该贴的地方都张贴上的时候,晓刚发现门框横梁上忘买喜纸回来贴了,一般是“年年有余”或“福禄寿喜财”之类,晓刚刚要骑车上街去买,四叔打住晓刚,说他会刻喜纸,晓刚半信半疑。四叔说干就干,他将一张红纸裁成比长一点的单张,然后将裁好的单张叠在一起,用纸捻成线状将那些单张串在一起压平。四叔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略粗的铁丝一端用捶子砸扁,再到砂轮上磨锋利,四叔又找了根棉花杆,将磨好的铁丝另一端插进棉花杆,那就是他自制的刻刀。四叔问晓刚找了一支铅笔和直尺,他就在叠好的红纸上花了图形,他还从厨房那边找了一块垫板,接着就照着画好的图形单刀直入地刻起来,晓刚在一旁看得发呆了,四叔的聪明令晓刚对他刮目相待了,晓刚也想学,四叔好像特能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似的,他马上停下来,把刻纸的要领告诉晓刚后,就把红纸叠给晓刚刻。

    晓刚以为好玩,不过看起来好看的喜纸做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先开始晓刚还能应付得来,但后来手用力久了都磨出了水泡,还有那喜纸最下面几张纸居然没有被刻穿,还要先将上面的用刻刀挑出来,再用刻刀刻下面没有刻穿的几张。晓刚实在觉得手有些吃不消了,干脆就找来一根木棒在刻刀上面摧打,这主意确实不错,而且力量也到位,晓刚纳闷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想起这样的主意,那样的话自己的手也不至于磨出水泡。就为了喜纸晓刚也花了不少时间,但当自己的刻完喜纸,看看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实现的时候,长舒一口气,浑身放松,内心也有惬意的感觉。晓刚看到自己家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下午的四点多了,太阳从窗户斜射进家里,晓刚叫晓强赶紧将喜纸给大婶家送去,而且还要等他一起去给父亲的坟上送压岁钱。

    母亲也忙碌得差不多了,好吃的菜肴都准备好了,她解开围裙,掸了一下身上的灰尘,然后她跟四叔说她要去王裁缝那给孩子们拿新衣服,叫四叔不要走开。四叔一个人觉得无聊,他点了根烟、泡了杯清茶,看着电视。晓强来去匆匆,飞也似的一下子又回来了。晓刚将准备好的冥纸钱叠好,用草绳绑好,带上四叔给的打火机跟晓强一起去给父亲的坟上送压岁钱。活人要过年、死人也要过年;活人有压岁钱、死人也要压岁钱。听说,冥界是另外一个世界,一样有管制,没钱的死人就很凄苦和困难,如果有钱的话会活得轻松一些,最要紧的是冥界的官差都很和残忍,如果没给他们烧香拜佛的话,肯定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听说归听说,且不去多想,再说也看不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不存在有冥界和鬼神的,也许那些鬼故事永远是人们对人间的一种长久眷恋罢了,晓刚的脑子胡思乱想,不过一下子就到了父亲的坟,父亲坟头的墓碑清楚地刻着“先考李氏金奎之墓”,晓强提醒了晓刚,父亲的坟确实到了。

    冬季呈现一派枯草衰败的景象,父亲的坟头上的草已经枯萎发黄,干瘪的草在西风中瑟瑟发抖,不过满眼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片生机,那就是冬季的麦田和油菜地,那碧绿的颜色是希望的色调,风从耳朵绕着脖子转,从裤管往里钻。晓强和哥哥两人跪在父亲的坟头,晓刚将纸钱摊放开来,用打火机点着纸钱,并念念有词,晓强也跟着念叨,这是儿子对父亲在新年的最好祝愿,希望父亲在天之灵能够听得到。火借风势,加上被叠过空心的纸钱燃烧得很旺也很快,火像长了脚似的蔓延到坟四周以及坟头的枯草,一下子就旺旺地着了,晓强觉得好开心似的,他还找了根枯树枝挑着燃烧着的纸钱,晓刚提醒他不要挑要压一压,风把纸灰吹得漫天飞,还有他挑坏了纸钱父亲在地下无法使用。晓刚和晓强被火熏得脸红彤彤的,身上也暖暖的、额头都有了汗,晓强要脱衣服,晓刚打住了,叫他不要乱动,要专心。

    晓强永远是个调皮蛋,他不慎将一张烧着的纸在挑起时被风刮到了头发上,头发也像枯草一样碰到火就着,吓得他赶忙跳起来用手迅速地将头发上的纸灰抹掉,但头发着实烧了一点点,那被烧焦黄的头发随手抹掉下来,气得他像风一样直打转,还对着地直跺脚。还好,这纸钱也烧完了,坟头的枯草也烧完了,风将火势吹到了别的坟头的枯草,风吹到那一路烧过去,那升起的烟飘向了村子的方向。晓刚也停下来,对准父亲墓碑连续磕了三个响头,作揖后起身,晓强还在跺脚,晓刚严肃地叫晓强给父亲的坟磕头,晓强不敢龇牙咧嘴,鼓着嘴巴老老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作揖起身,掸了掸裤子膝盖那一块的泥巴,起身若无其事地回家,好像这种事情就像一个要完成的任务一样,在他的内心里对这些深层的情感和文化层面的东西是无法思考的,他顽皮的童心还未泯灭,那些头痛的事也与他无关,更别提光宗耀祖这样的事,玩是他第一大学问,至于头发被烧得事已被脚步抛掷脑后,他一路小跑。晓刚也不明白弟弟的心事,他的心事晓强也不明白,那只有一件事是现在一致的,那就是过年。

    晓刚和弟弟晓强到家的时候,母亲也到了家,她给每个孩子都做了套衣服,晓凤接到新衣服甭提多高兴了,就像动画片里的白雪公主得到崭新的礼服一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母亲还特意从村里的小卖部买了葡萄酒和一瓶洋河大曲白酒,晓刚他们知道,白酒是要招待四叔的。晓凤看到母亲自己没有做新衣服,她的心一下子就从晴朗转为多云,她说娘没有新衣服过年,她也不想穿新衣服过年。虽然是从一个孩子稚嫩的口中脱口而出,却见到了一份真挚的情感在流动,孩子们都很爱他们的母亲。母亲找了一些理由将晓凤的话题转移开,最令大家开心的是母亲宣布提前吃年夜饭。

    没有比年夜饭更丰盛的晚餐了,没有比过年更令人兴奋和开心的了,所有的不开心、所有的烦恼、所有痛苦的事情都随着新年的爆竹一起除旧迎新。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盼的一天,如果天天过年就好了,那只是如果,那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在这一天把新年的美好愿望许下,就在这一天给自己的新年好好地计划一下。全家人都动起来了,炒、炖、焖、煮全部用上,这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有,大蒜炒肉片、红烧鲤鱼、炖土鸡汤、焖排骨、辣牛肉片、煮猪皮、清蒸咸鱼、红烧大肉丸、油炸薯片、炒花生米,一共十道菜,十全十美呀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

    天色已经黑将下来,万家灯火齐集,家里的电灯也已打开,母亲叫晓刚把电视机搬到了堂屋悬挂中堂这边的长柜上,打开电视,边吃边欣赏节目,特别是年三十晚上八点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几乎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要看。母亲给四叔斟了杯白酒,也给晓刚斟了杯白酒算是陪四叔。晓凤、晓强和母亲则喝红葡萄酒。此刻的耳边已经陆续响起了爆竹声,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也悄悄临近,四叔感到二婶带着三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借着酒兴他先打破了沉默。

    “二婶,我先敬你一杯,你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啦”四叔一饮而尽,仿佛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但都随着一杯洋河大曲倒进了肚子里。

    “四叔,你这么多年在外打工也辛苦呀。我和孩子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是晓刚考上大学那一阵子让我愁了不少。现在,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了。”母亲喝了葡萄酒算是感谢四叔的敬酒。

    “好呀,二婶听到你这句话,我也很高兴,我再敬你一杯。”四叔是个爽快之人,两杯都是一饮而尽。

    晓刚给四叔斟满了酒,本来要敬四叔的,晓刚看四叔喝得太猛就招呼四叔吃菜,四叔见晓刚只叫自己吃菜有些不大开心。

    “哎,晓刚呀,你现在是大学生了,也不请四叔喝杯酒吗将来要是当了官或者做什么营生岂不是把四叔给忘了呢”四叔把双手放到桌子下,在看晓刚的表现。

    晓刚觉得四叔说得有些严重了,自己失礼在先,不怪四叔有意见。晓刚端起酒杯站起来向四叔敬酒:“四叔,侄儿不到之处,还请你多多原谅,我先喝了这杯。”

    “慢”

    晓刚刚要端起酒杯敬酒,四叔却打住了他,原来四叔还有话要讲:“晓刚呀,四叔一直不在家,你是我们李家的骄傲,四叔打内心为你高兴,只是你的父亲走在了前面,你的母亲撑起这个家不容易,你是家里的最大的儿子,俗话说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今后这个家就全靠你啦知道吗今天是大过年的,本来我也不该讲这些话,不吉利,但趁着酒兴,就不要怪罪四叔多嘴了。好吧,四叔和你干一杯晓刚,你站起来请酒,坐下来喝,好吗”

    “好,四叔你讲的全都在理。我们干”晓刚认真地听四叔讲了一大串话,仿佛每一个字都落地有声,深深地铭记在晓刚的内心里。

    此杯下了肚,四叔点了根香烟,面色通红一直红到了脖子根,晓刚以为四叔不胜酒力,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四叔的酒量远非这三两杯,俗话说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如果一个人喝酒的话那是喝闷酒,很容易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呀。喝酒图个热闹,喝的是兴致,人多了的话,喝酒的花样也多,闹着闹着,这酒瓶里的酒不知不觉就下了肚,哪怕喝醉了那也是开心的事,也许醉酒是很伤身体的事,但不会后悔多喝了几杯什么的,毕竟难得糊涂了一会,酒醒了还要踏踏实实做人和做事。

    四叔又撩开了话匣子:“晓刚,你上大学那段时间四叔不在家,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还请你谅解,我也听说你当初上学的那些事情。来,四叔回敬你一杯。”四叔话音刚落,这一杯又是一饮而尽。

    晓刚头有点做不了主,作为晚辈,四叔回敬酒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晓刚也很爽快,这觉得这一杯白酒从喉咙顺着食道一直辣到胃里和心里,晓刚伸了伸舌头,母亲提醒四叔和晓刚夹菜吃,不能尽光顾着喝酒,天气冷,菜也凉得快,得趁热吃。晓刚夹了快辣牛肉,没想到,辣椒的辣和辣酒的辣混到了一起,全身,毛孔扩张使得身子都热起来了,晓强和晓凤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自己喜欢的菜,他们听不懂大人们讲的话,弟妹两个还用筷子争抢同一块鸡腿,母亲宠着晓凤示意晓强让着点晓凤,不过晓强调皮地逗一下晓凤最终还是让着晓凤了。

    四叔一边夹菜吃,一边笑咪咪地,他的左手伸进裤子口袋里摸索了一会,然后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晓刚:“大过年的,晓刚呀,四叔也没给你准备什么,这是四叔对你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晓刚不知所措,晓强和晓凤像看到了金子一样,突然将视线从电视机移向了晓刚哥哥跟前的红包,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简直目不转睛,晓凤撒娇似的闹着:“四叔,你给晓刚哥哥发红包,你偏心,我也应该有压岁钱呀”

    “我也要”晓强跟着起哄。

    “别闹了,菜都快要凉了,等你们也考上大学的话,四叔也一定给你们发更大的红包。”母亲有点训斥的口气,吓得晓强和晓凤都咂舌不敢说话。

    “你娘说得是,如果你们都考上大学的话,四叔一定给你们送更大更大的红包。”四叔被两个孩子弄得也不好意思,他立刻将晓刚写对联剩下的红纸裁了两张给晓强和晓凤一人包了一个10元的红包,然后递给晓强和晓凤:“来,四叔给你们每人一张红包,都是四叔不好,怎么就给晓刚一个人发呢”说着四叔就把刚刚叠好的压岁钱给弟妹一人发了一个,晓强和晓凤如获至宝,他们开心得不得了,钱多钱少是另一回事,孩子们开心比什么都要好。想象新衣裳和压岁钱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晓凤开心得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渲染了整个年夜饭的氛围。晓强也来了兴致,他用葡萄酒敬了四叔一杯,刚一喝完,马上去拿出晓刚哥哥送给他的笛子,算是对四叔的一个回礼吧,晓刚见晓强要表演节目,马上将电视机的音量调低,大家一致将目光聚焦到晓强的身上,家就是一个舞台,晓强有一种做明星的感觉,他娴熟地表达了一首笛子名曲妆台秋思以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黄梅戏名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令人不可思议的技艺使四叔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前没见晓强的笛子吹得这么好,这好像是一个疑问在四叔的心里起了疙瘩,但事实上晓强用的实力征服了四叔以及家人的耳朵。

    晓强的嘴巴向青蛙的腮帮子一样一鼓一落,在他停止了最后一个音符和手指的最后震颤后,笛子的声息在屋里盘旋了几秒后就走进大年夜的夜色中,晓强透露了他的秘密,因为他的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农村里吹打高手,逢喜丧之事都要被人请去参加乐器队为人演奏乐曲,喜事演欢快喜庆的曲子、丧事演悲伤低沉的曲子,晓强有幸到同学家玩趁机讨教了他的父亲,学了点皮毛后加上自己在笛子方面的悟性和对乐曲的天生灵性,他居然从广播里学会了笛子名曲妆台秋思。四叔在晓强歇手后为他鼓掌喝彩,晓凤、晓刚和母亲也一起为晓强而喝彩,这是晓强笛子演艺能力第一次被家人肯定,他很开心,露出了两颗门牙,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母亲看到菜有点凉,又去热一热,就在母亲去了厨房时,三叔一家人过来邀请四叔过去吃年夜饭,没想到四叔已经在二婶家吃了。晓刚邀请三叔一家入座一起吃,三婶丽娟跑去厨房去看母亲忙乎啥,晓红和晓凤一见面马上就像小麻雀一样热烈地攀谈起来,她们还玩起了解绳的小游戏,三叔并不客气,他与四叔坐到了一条凳子上,晓刚递给三叔一只干净的杯子,又去厨房拿了碗筷过来,母亲也拉着三婶一起到堂屋吃年夜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