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刚骑着自行车前去刘海涛同学家,因为海涛在另外的大丰村,光骑自行车也要二十多分钟。晓刚开心地边骑车边吹着口哨,快乐地要与同学再次会面,就在晓刚要向西拐弯离开村口的时候,晓刚好像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是三叔和四叔他俩从上海做建筑回来过年了,晓刚正犹豫之际,三叔和四叔两人背着行李已经靠近了晓刚。
“这不是晓刚吗要去哪”三叔先开口问。
晓刚立即刹车从车上下来,“三叔、四叔你们可回来了。我要去一个同学家里,很快就回来的。”
“哦,你去吧,等你回家了,我们再聊。”四叔拍了一下晓刚的肩膀示意他去见同学。
“哎,三叔、四叔我先走了,回头再聊。”
“去吧,去吧。”
三叔和四叔背着行李继续往村子里走去,仿佛流浪的孩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样,故乡是谁都不舍的情节,一直渗透到了骨子里,这里有自己的血脉、这里有自己的牵挂、这里有自己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文人抒写情怀的时候总提到月是故乡明的原因吧。晓刚不再去想太多,他重新骑上车前往海涛同学家。
晓刚凭着记忆,因为好久没到海涛家了,还好他摸对了门,当他喊着海涛的名字的时候,他听到了海涛清澈的应答,海涛热情地将晓刚接到家里,晓刚的自行车就放在海涛家的院子里。
一见面海涛就责怪晓刚道:“晓刚,你为什么早上不过来呢”
晓刚也不隐瞒什么就实话实说:“海涛,请原谅,我今天一大早就和我大婶将自己家的猪拉到街上的食品站去卖,我娘没空,她很忙呀”
“哦,是这样啊我买了好多菜回来,等你来吃饭呢,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你来呀”海涛也不再计较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一大早买了好多菜等晓刚来吃饭,差点白费了一片心意。
晓刚也知道海涛的心意,“我不来,你们一家人也要吃的呀我们叙叙旧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